变味的论文评比使教研失去了信度.doc

变味的论文评比使教研失去了信度.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味的论文评比使教研失去了信度

变味的论文评比使教研失去了信度偏狭的成果认定使教研失去了效度淡漠的研究意识使教研失去了强度教研,为什么总是那么“孤独”?安徽省舒城师范学校 钟能文教研,这个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词语,在现实语境下却那么令人“陌生”。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大大小小的总结和表彰场合,总是将教研放在不可或缺的位置,予以强调,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文字的报告背后窥见教研处境的尴尬和无奈,即便是教研直接“经营”与“产出”的学校,教研计划虽然赫然张贴在墙上,俨然写在学校的教学管理条例中,公然挂在校长的嘴上,可是现实情境往往是“徒有其名”的教科室主任一个人孑然“奋战”的事情。这种给予教研以充分的“口誉”上待遇而实际上没有“实惠”的处境,构成了当下教研独特的“孤独”身影。在一片“科研兴校”的轰响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教研事实上的寂寥与落寞。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进程中,一方面是各级各类相关舆论对教研在课改中的作用予以充分的认同与肯定,一方面又是学校和教师上下一心地对应试教育的扎实经营。而应试教育所具有的显性特征,虽然也标榜着教研的旗号,但是只要深入考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教研不外乎是对考试题型的积极应对与孜孜“揣测”。实际上,多数学校的教研已经发生了不少异化。因为在升学率的重荷下,教育已经弱化为师生共同营造的“题海战”的单一“操作”行为,教研自然而然也就沦落为对应试技巧的追逐与“研究”。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教研这种“落魄”命运的呢?   变味的论文评比使教研失去了信度   [现象]一年一度的论文评比时间又到了。先是省教研机构发文到各县市教研机构,然后由县市教研机构转发到各乡镇,再由各乡镇教育办发文到所属的中小学。名义上是教学论文评比,但实际上花样繁多,有语文、数学等按科目组织的教学论文评比,有师德论文评比,有电教论文评比,等等。论文一般除了内容和字数上的限定外,还有格式的要求,比如一律要求打印稿,一式三份,字体大小都有明确的规定,并且要求附软盘一份。因为参加论文评比有许多丰厚的“待遇”,比如与晋升职务、评选优秀等直接关系到教师利益的方面挂钩,所以教师参评“热情”非常高涨。有的教师为了使获奖的概率增大,往往一次送交好几篇。论文由所在学校统一送达乡镇教育办公室,进行初评;初选通过后再送交县教研室进行二评。这样逐级筛选,直至省一级。省里获奖后,如果碰到国家某个教研机构有论文评比的话,还可以参加国家级论文评比。乍看起来,这种论文评选程序非常严密。实际上,每篇论文除了每一级都要交纳数量不等的评比费用外,其中玄机还是非常奥妙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一定的“外力”因素,要想获得县市一级一等奖的可能微乎其微。所谓外力,不外乎运动各种“关系”。而最后获奖的论文,多数都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很少有什么真正的实用价值。一旦评比结束后,这些获奖论文就成了一堆无人问津的垃圾。其实,上上下下心里都清楚,这些论文很少有教师自己动手写的,差不多都是东抄西摘、网上下载得来的。因此,一年论文评比下来,往往来自同一“出处”的两篇论文,虽然只是题目不一样,但一个可能获奖,另一个可能什么奖也不得。不过,一般情况下,只要是交了“银子”,都能得个三等奖或优秀奖什么的。   [评析]教研机构进行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本身是一件好事,可以调动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问题是,论文评比本身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科学、公正、客观的评比原则,不仅要注重对论文本身进行评价,还要注重对论文形成过程进行评估。如果只是对教师提交的论文评出等级,而忽略对教师论文的生成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也就失去了论文评比对教学本身的“能动”作用。更何况,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对论文形成的“真实性”进行确认的标准和规则,只要教师交上来的就视作论文,也就极容易滋长论文造假之风,给论文弄虚造假开方便之门。实际上,就论文评比的本质意义上来看,论文只是一种文本形式,它的前“因”后“果”才是论文评比实际效用的重心所在。即是说,考察教师论文“生产”过程和评比结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某种程度上比论文评比结果本身更重要。而目前相当多的教研部门只是对论文的“评”负责,而对论文形成的事前和事后置之不理,是有悖教研伦理准则的。这样的论文评比活动几乎与教师的实际教学发生不了多少关联。特别是评比过程的许多“灰色”环节,更使评比的信度大打折扣。难怪有的教师揶揄地说:“论文评比纯粹是形式主义,说白了不过是为了捞两个钱罢了。”此话虽然有些偏激,但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教研机构组织的“为论文而论文”的论文评比活动对教师从事教研热情的“瓦解”作用,致使一些教研机构组织的教研活动逐渐失去教师信任与支持,也是教研陷入“孤独”境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偏狭的成果认定使教研失去了效度   [现象]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到了。某中学的教科室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先是公布成果认定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