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阅读母子题训练 第十一篇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古代诗歌阅读
第十一篇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共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 叶梦得(1077—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词人被迫去任、归居吴兴卞山时。
母题训练
1.(考查角度: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分析鉴赏)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云雾缥缈的情景。
B.“笑谈独在千峰上”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
C.从“独在”二字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
D.“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
E.“莫学”一句包含着词人的自嘲,意在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老态,并与前面的“老去”相照应。
答案 BE
解析 B项两句表达的是截然不同的感情。E项“莫学”一句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但不是“突出自己的老态”,而是激励年轻人豪放一点。
子题训练
1.(变式训练: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词人“惆怅”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惆怅”山河破碎,不堪赏玩;②“惆怅”自己一片报国之心,却无人常识;③“惆怅”自己壮士暮年,难以再为国效力。
母题训练
2.(考查角度: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表现了词人年纪虽大却依然想要恢复中原的壮志。“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一句中的“天涯”一词就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词人的雄心壮志。②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词人空有恢复中原之志,却无人支持,被迫离职隐居,终究“空惆怅”。③抒发了缺乏知音理解的孤寂之情。大好河山,“独”“与谁同赏”,流露出孤独失意之情。④鼓励身边的年轻人应胸襟豪迈、胸怀大志。词人激励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莫学衰翁样”。
子题训练
2.(变式训练: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这几句历来为评论家所推崇。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空惆怅”抒发了词人虽有报国雄心却又壮志难酬的情怀;“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鼓励下一代并寄希望于下一代的爱国情怀。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_北京人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17-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1(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民族危 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 第1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2(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民族危 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3(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民族危 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1(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民族危 机与晚晴时期的救亡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辛亥革 命与中华民 国的建立 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导学案2(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阅读母子题训练 第十二篇 念奴娇 登多景楼 古代诗歌阅读.doc
-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阅读母子题训练 第五篇 一场决斗 小 说阅读.doc
-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阅读母子题训练 第十篇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古代诗歌阅读.doc
-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阅读母子题训练 第四篇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小 说阅读.doc
-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精准训练七 分析概括小 说中人物形象特点要准确、全面.doc
-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精准训练九 把握文学类文本中标题的意蕴和作用.doc
-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精准训练五 探究散文的主题(情感、意蕴).doc
-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精准训练三 分析概括散文的思想内容.doc
-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精准训练四 分析概括散文中形象的特点或内涵.doc
- (通用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精准训练八 把握小 说中“我”的形象特点和四重作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