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docVIP

地方志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志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地方志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海量的文化信息。海南可以利用本省丰富的地方志资源,结合正在开展的三级志书编修,做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篇大文章。   海南历代修志,主要着眼于存史。改革开放以来,修志的功能取向不断扩展,更多地考虑资政和育人,同时兼顾为当地经贸、旅游和文化建设服务。近日,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目标。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海量的文化信息。海南正可利用本省丰富的地方志资源,结合正在开展的三级志书编修,做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篇大文章。   传承海南独特的文化基因   海南的地域文化,具有中华文化共同的特征,崇尚礼、义、仁、智、信,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这些理念,留存在民歌、民谚里,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海南地域文化的个性也十分鲜明。海洋文化、华侨文化、岭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构成了海南文化的基因。长期以来,各种文化要素相互融合渗透,互相交流促进,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具本土特色的海南文化形态。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形态,在海南历代地方志书中都有详细记载。明正德《琼台志》记述海南风俗:“习礼仪之教,有华夏之风……俗有古风,其俗朴野”;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述文昌县“民俗素朴,情长礼厚,雅治诗书”;民国《海南岛志》记载海南侨情:“海南人民习于航海,故侨居国外者多。民国以来,远游之风益盛,其久客致巨富者殊不乏人。……所至能自成风气,笃于乡土观念,团体之力颇强。对于内地慈善、教育之举,亦能热心赞助。”   新时期修志,应该如实记载海南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把海洋文化、华侨文化、岭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基因用志书的形式凝固下来。要认真编写海洋渔业志、华侨志、民俗志、文化志、琼剧志等,使海南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用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激励团结统一、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   地方志书在教化人心、巩固信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华文化特有的标志性形式,地方志向来贯穿一条“经脉”,那就是统一、奋进的精神。从古到今的地方志书,无不弘扬一种团结统一、奋发向上的精气神。明正德《琼台志》记载“冯冼氏遣子仆帅首领迎武帝于丹阳”,“遣孙魂迎高祖总管韦洸入广州,朱崖与岭南同归。”从字里行间,后人可以窥见当年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的凛然大义。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载崖州协水师营分管洋面,“东自万州东澳港起,西至昌化县四更沙止,共巡洋面一千里;南面直接暹罗、占城夷洋,西接儋州营洋界,东接海口营洋界。”可见中国的海洋主权古时已涵盖整个南海。海南地方志卷卷闪耀着开拓奋斗的光影,从蛮荒时期的外徼之境,到“文物彬彬,有中土风”;从昔日贬谪之地,到今日建设国际旅游岛,营造幸福家园。不管旧志、新志,都客观记载了一幕幕历史演变。   当今,正可以通过编修地方志,汲取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为建设“最好最美海南”、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凝聚团结奋进的群体意识,激发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要认真做好读志用志工作,努力开展地方志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军营活动,拓展“互联网+方志”工作,抓紧建设海南史志馆,打造一个由“书面方志+虚拟方志+物化方志”组成的地方志成果使用平台,形成海南方志文化的崭新品牌。   为建设“最好最美海南”提供历史智慧   上天眷顾,海南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怡人。但自古以来,并非富庶之地。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环境也有了较大改观。如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赶上发达省份的发展水平,同时又保护好海南的生态环境,是对执政智慧的现实考验。现在,全省上下正在同心协力建设国际旅游岛,不但要有扎实的工作计划和步骤,更要有大的谋略。“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志的生命价值在于资治。我们可以从历代方志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从方志中窥探先辈海外交往的足迹。一般说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易的大宗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和茶叶。但在海南,主要贸易商品是大米、牲畜和木材。早在南宋乾道年间,占城国就派人来琼买马。朝,“凡番贡多经琼州,必遣官辅护。”清康熙四十二年,准许商船使用双桅,并可配备自卫刀枪。民国初年以降,海南进口的货物主要是煤油、汽油、洋纱、白糖、大米等,出口主要是赤糖、槟榔、椰子、兽皮、猪、牛、咸鱼等。文昌、琼海一带还有大量进口木材的记录。岛东地区造屋喜用乌盐木。乌盐系海南民间俗名,通称坤甸木,源自印尼早期的木材集散地坤甸市。由此可知,海南东部的乌盐木系由东南亚海路运来。   现今“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沿线国家共识。海南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