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污染曝气池的设计
目录
A.曝气池 3
一.曝气池的介绍 3
二.曝气的原理---双膜理论 3
三.曝气池的设计 4
a.设计参数: 4
b.平面尺寸计算 5
四.进水系统 6
1.曝气池出水管道设计 6
2.曝气池的出水流量设计 7
3.其他管道设计 7
五.参考文献 8
B.辐流式沉淀池 8
一.辅流式沉淀池的介绍 8
二.设计与计算 9
1.沉淀池表面积 9
2.沉淀池有效水深h2 9
3.沉淀池底部锥体高度h4 9
4.沉淀池污泥区高度 10
5.沉淀池总高度H 10
6.进水管计算 10
7.进水竖井计算 10
8.稳流筒计算 11
9.出水槽计算 11
10.出水溢流堰的设计 11
11.出水管管径D 12
12.排泥部分设计 12
三.辅助设备的参考数据 13
a、刮泥机 13
b、回流泵 14
c、剩余污泥泵 14
d、管材 15
四. 主要参考文献: 15
A.曝气池
一.曝气池的介绍
曝气池实质上是一个反应器,它的池型和所需的反应器的水力特征密切相关。主要分为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以及两池结合式三大类。本设计选用的是传统的推流式曝气池,其平面布置是曝气池的长宽比一般在5-10之间。为了便于布置,长池可以两折或多折,污水从一端进,从另一端出,进水方式不变,出水都用溢流堰。推流式曝气池的池宽和有效水深之比1-2,有效水深最小是3m,最大是9m.采用的曝气方法有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鼓风曝气是将压缩空气通过管道系统进入池底的空气扩散装置,并以气泡的形式扩散到混合液,使气泡中的氧迅速转移到液相,供微生物使用;机械曝气则是利用安装在曝气池水面的叶轮转动,剧烈的搅动水面,使液体循环流动,不断更新液面并产生强烈的水跃,从而使空气中的氧与水滴充分接触而转移到液相的过程。
二.曝气的原理---双膜理论
空气中的氧向水中转移,以双膜理论为基础。当气液两相作相对运动时,其接触界面两侧分别存在气体边界层和液体边界层,气膜和液膜均属层流。氧的转移就是在气液双膜间进行分子扩散的过程。由于对流扩散的阻力比分子扩散小的多,故传质的阻力集中在双膜上。在气膜中存在的氧的分压梯度,在液膜中存在氧的浓度梯度,这是氧转移的推动力。由于对难溶解的氧来说,氧转移的决定性阻力集中在液膜上,通过液膜的转移速率便是氧扩散转移全过程的控制速率,表达式为=DLA=KlA(Cs-Cl)
式中:Dl—液膜部分的氧分子扩散系数
界面面积
Cs—液体的饱和溶解氧浓度
Cl—液体实际的溶解氧浓度
Yl—液膜厚度
三.曝气池的设计
进入曝气池的平均流量Qp=14400 m/d,最大设计流量是180L/s,进水BOD5的浓度为250mg/L,假定一级处理对BOD5的去除率为25%,则进入曝气池中污水的BOD5浓度
Sa=Sy×(1-25%)
Sa-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浓度
Sy-原污水BOD5浓度
Sy=250 mg/L,Sa=250×(1-25%)=187.5mg/L
假定一级处理对SS的去除率为50%,进入曝气池的污水SS浓度为
La=Ly×(1-50%)
Ly=200 mg/L
LA=200×(1-50%)=100 mg/L
按照污水处理程度计算,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出水中BOD5≤20 mg/L,确定污水处理程度为
BOD5=×100%=86.7%
SS=×100%=80%
a.设计参数:
1. BOD5-污泥负荷率
Ns=
Kz-有机物最大比降解速度,一般0.0168-0.0281之间
Se-处理后出水BOD5的浓度
f-MLVSS/MLSS,一般采用0.7-0.8
-BOD5的去除率
设计中取Kz=0.02, Se=20 mg/L, f=0.75, =86.7%
Ns= =0.346kg BOD5/(kgMLSS.d)
2.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
X=
X –混合液污泥浓度
R-污泥回流比,一般采用25%-75%
r-系数
SVI-污泥容积指数,根据Ns,差得:SVI=120
设计中取R=50%,r=1.2
X= =3333.3 mg/L
b.平面尺寸计算
曝气池的有效容积
V=
V-曝气池有效容积
Q-曝气池进水量(按平均流量计算)
Sa-曝气池进水中BOD5浓度值
设计中Q=14400m/d,Sa=187.5 mg/L
V= =2314.5 m
曝气池个数不小于2座,本设计取两座。
每一座的有效容积V1=V/N=1157.2 m
每座曝气池面积 F=V1/H=1157.2/3=385.7 m
曝气池长度 L=F/B
B-曝气池宽度
设计中取B=4.0,B/H=4/3=1.33介于1-2之间
符合规定,L=96.4
L/B=96.4/4=24.110
符合规定
曝气池共设7廊道,每廊道长L1为13.8m,设计中取14m.
曝气池高度 H’=H+h
h-曝气池超高,一般采用0.3-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