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病1例.docVIP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病1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病1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病1例 杨 晖1 东贵荣2(通讯作者)   1.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针灸科 上海 200040;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上海 200437   关键词:针刺;中药;皮肤淀粉样变   郝times;times;,女,68岁。   初诊日期:2012年8月3日   主诉:患者左面颊、背部肩胛区、双肘臂外侧紫褐色斑块、丘疹并瘙痒4年余。   现病史:自述4年前(2008,2)因手指被鱼刺刺破后出现患指关节肿痛,在外院予清创引流及头孢拉定静滴3天后,出现全身风团、瘙痒,同时双膝关节肿痛,咽痛并伴发热。此后风团反复发作,口服抗组胺药疗效不佳,予口服多虑平后,风团发作缓解。2008年5月查过敏原及ASST(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均为(-),后觉双手肘臂部及项背部皮肤瘙痒,抓搔后出现斑痕,反复发作后皮肤出现粟粒样丘疹,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医院皮肤科、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2009年9月检验结果: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RF(-),HLA-B27(-),ANCA(-)、ANA(-)、ENA(-),血沉68mm/H,CRP58.7mg/L,巨细胞病毒IgG、IgM(+),风疹病毒、Ⅰ型疱疹病毒IgG(+);双膝MRI示:左膝退行性关节炎;皮肤活检:皮肤淀粉样变,甲基紫染色(+)。诊断为皮肤淀粉样变,后经中西药物治疗,皮肤瘙痒、斑疹未见明显改善,前来针灸治疗。   患者神疲乏力,语声低微,腰膝酸软,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夜寐不安。舌体稍大有齿痕,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弦。   专科检查:左面颊见有蜡样光泽的紫褐色斑块,面积约3times;4cm大小;背部肩胛区见紫褐色色素沉着,聚合成网状,面积约8times;12cm大小;双侧肘臂外侧见紫褐色粟粒样半球形丘疹,表面粗糙,密集成片不融合,面积约3times;6cm大小。   诊断:皮肤淀粉样变。   中医诊断:皮痹(皮癣),脾虚湿滞型。   治拟健脾利湿,祛风活血之法。   针刺治疗:   头针配合体针进行针刺治疗。头部腧穴采用透穴针刺(东氏头针),百会至太阳连线针4针,沿线向下透刺。另取神庭、本神、印堂、风府、风池、大椎、风门、心俞、肝俞、脾俞、腰阳关、颧髎、下关、人中、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血海、犊鼻、膝阳关、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   针刺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先取坐位针头面部穴位,背部穴位采用向下斜刺,后取仰卧位针腹部及四肢穴位。采用0.30times;40mm毫针,进针得气后留针20min,每周二次。   中药:当归15g 生芪45g 防风15g 荆芥15g 桃仁10g 丹参15g 透骨草15g 炒白芍15g 白藓皮15g 桑寄生15g 苦参15g 浮萍12g 地肤子12g 木瓜15g 苍术15g 百部15g 通草15g 桂枝15g 牛膝15g 伸筋草15g 三七粉6g 地龙10g   以上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 1剂,分 2 次温服。   针刺配合中药连续治疗3个月后,患者皮肤瘙痒感减轻,肘臂部紫褐色丘疹数量减少,皮疹稍平,肩胛背部色素沉着稍变浅,腰膝酸软疼痛减轻,同时精神好转,胃纳可,大便调,夜寐稍安,继续前法治疗。治疗半年后皮肤瘙痒感明显减轻,肘臂部紫褐色丘疹变平,扪之不碍手,左面颊紫褐色斑块颜色变浅,面积减小。坚持针刺治疗约1年半后,皮肤瘙痒消失,左面颊斑块颜色接近于正常面色,皮肤光滑;背部肩胛区及双侧肘臂外侧紫褐色粟粒样丘疹消失,皮肤颜色稍深于周围肤色,余症皆平。   讨论:   淀粉样变病是指由于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导致其功能障碍的疾病。淀粉样蛋白广泛沉积于内脏、肌肉、粘膜、皮肤时称系统性淀粉样变病,仅累及皮肤者称皮肤淀粉样变病,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有研究发现,遗传、环境、机体免疫紊乱、表皮摩擦损伤、病毒感染均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以苔藓样型和斑疹型最为常见。斑状淀粉样变好对称发生于中年以上妇女的肩胛间区,也可累及躯干和四肢。皮损为褐色、灰色或蓝色色素沉着,由点状色素斑融合而成,呈网状或波纹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瘙痒。【1】治疗尚无特效疗法,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阿维A酯对部分患者有效。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与中医文献记载之“皮癣”相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松皮癣,状如苍松之皮,红白斑点相连,时时作痒。”【2】   诸多医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本病的认识:赵炳南【3】认为此病属于顽湿聚结,化生为痰,久困肌肤。马绍尧【4】将本病分型为湿热蕴积、血虚风燥、脾肾两虚三型辨证论治。陈彤云【5】则认为,风湿之邪蕴久化热,湿热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致此病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