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士大夫思想的嬗变(论文).docVIP

明末清初士大夫思想的嬗变(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末清初士大夫思想的嬗变(论文)

明末清初士大夫思想的嬗变 摘要:明代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士商渗透;明政权随着建立、巩固、衰败,不可避免的延续着治乱周期,以至于朝代更替;明清时期又时值封建制度建立一千多年,而任一朝代的建立只是在原来制度上的小修小补,缺乏根治;与此同时,西方“天学”所带来的高势位的科技文化,特别是历算之学。这无不激发着掌握知识的士大夫的思考,以至于产生了思想变化。这种新思想达到了明清王朝所能容纳的最大限度,并萌发了向新时代过渡的曙光。 关键词:明末清初;士大夫;思想;嬗变 Abstract: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valu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great,thus literatus and businessmen mutual penetrated. Ming regime with the establishment, consolidation, the decline and the inevitable continuation of a cycle of chaos, the final result was the Qing dynasty to replace the regime. Meanwhile, the Western school days bring a high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se all inspired literatus to think, so much so that the ideology changed. This new thinking reached a feudal society can accommodate the maximum and burst forth the cover of dawn before the turn with new and old age. Key words:later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literatus; ideology; changes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士大夫造成了重大冲击,使其难以维持固有的清高和超俗。而明代中后期朝政的松弛,使士大夫开始摆脱思想桎梏,出现了多元和反传统的思潮。明清易代的社会大背景无疑加速了思想多元化,而或激进、或保守、或开明、或顽固的多元思想的激荡进一步诱发了“救亡和反思”的因子,促使士大夫从思想上探求王朝衰败的原因。在沧桑巨变的社会大背景下,士大夫一方面从自身利益出发思考功名利禄与自身愉悦二者孰轻孰重,另一方面从国家角度思考泱泱华夏何以尽落“蛮手”。社会精英阶层的思考产生了思想上的巨变。这种变化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大总结,更具有近代思想启蒙的因子。 一、明末清初士大夫安身立命的社会大背景 (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士商渗透现象 明代以来,商品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江南和大运河沿岸地区,贩运业的兴起带动了城镇的繁荣,消费品的丰富刺激了城市经济的活跃,而地域性商帮积累了大量财富后,积极插足社会活动以获取政治地位。商品经济的繁荣,琳琅满目的消费品在吸引达官贵人的同时,也吸引着身处社会上层、掌握丰富学识的士大夫。士大夫曾长期受到“孔颜乐处”的滋润,但在商品繁荣、商人大量涌现生活成本提高的现实下,他们的传统的生活很难继续,是固守清贫秉承士的高风亮节,还是勇敢迈出传统的“学而优则仕”、选择“治生”产业成为其思考的头等大事。在生活的压力下,部分士大夫转向了可以迅速聚敛财富的商业。江南士大夫倪道鲁幼习儒学,致力于科举,后因家境贫困,弃儒经商,在淮扬治盐,家境日益富裕,是弃儒而商的典型代表。明代嘉靖以后,士人经商成为普遍现象,“吴人以织作为业,即士大夫家,多以纺织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 [1],福建地区士大夫多“资食于海”,士大夫与商人已经开始融为一体。而北方的山西省更是“吾郡之士半商人” [2],发展至清代“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尤肯力农,再次者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应试” [3],把“士农工商”士为上的传统观念戳个窟窿。同时,商人入士也司空见惯,清代人沈尧在《落帆楼文集》中说“古者士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最典型者莫过于徽商,他们孜孜以求于利,但也不忘功名,他们利用经商赚来的钱财,广置学堂,致力于科举,形成“儒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特点。总之,在明代中后期,“缙绅士大夫多以货资为急”(黄省曾,《吴风录》),以末致富,然后用资产买官,跻身于靠科举晋身的士大夫中间,具有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的特点。 (二)社会政治环境的重大嬗变 1.社会政治环境由“张”到“弛”的嬗变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建国伊始,就废除丞相制,“收天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