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药药理学 第八章 清热药.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药理学 第八章 清热药

第八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概 述 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清虚热等功效。 清热药主要用于热病高热、热痢、痈肿疮疡以及阴虚内热等所呈现的各种里热证候。 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和清虚热药。 各种急性传染病 急性感染性疾病 特别是伴全身毒血症 (高热、汗出、口干、烦躁、神昏谵语) 里热证有实热、虚热之差别 虚 热 多由精亏血少 、 阴液大伤 而内生,出现口干唇燥、虚烦不寐、盗汗。 里热证的主要病因 病原微生物感染,其病理过程包括发热、炎症、疼痛、腹泻、中枢症状等。另外,里热证也包括某些出血性疾病、头痛眩晕症、过敏性疾病及肿瘤等非感染性疾病。 清热药主要的药理作用 抗感染是清热药清泄里热功效的主要药理学基础,同时还有解热、抗炎、抗过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各种清热药对细菌、真菌、病毒、原虫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作用。 29种常用清热药中,只有一种未被证明有抗病原体作用。 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药抗菌、抗病毒作用更为显著。 (1)抗菌谱:广谱 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紫草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大 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连、黄柏对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 (2)抗菌机理 大部分清热药的抗菌机理尚不清楚。 黄连、黄柏、龙胆草等抗菌作用可能包括以下环节: 破坏菌体结构,细胞膜出现皱缩并进入胞浆内;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干扰糖代谢等。 (3)抗菌有效成分 小檗碱(黄连、黄柏、三棵针) 黄芩素(黄芩) 绿原酸、异绿原酸(金银花) 秦皮乙素(秦皮) 苦参碱(苦参、山豆根) 连翘酯苷(连翘) 色胺酮(板蓝根、青黛) 癸酰乙醛(鱼腥草) 清热药与抗生素的差异 清热药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切,改善全身症状显著,但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单味药/有效成分抗菌作用强度均不及抗生素。 清热药抗感染作用是通过多种作用环节产生的。除抗病原体外,抗细菌毒素、解热、影响免疫功能等也参与抗感染作用。 2.抗细菌内毒素作用 许多清热药具有抗细菌内毒素作用,能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 金银花、蒲公英、穿心莲、黄连、黄芩、鸭跖草、水牛角等能降低大 肠杆菌、霍乱弧菌等内毒素所致小鼠死亡率,减轻腹泻及肠道黏膜炎症反应。 3.抗炎作用 大多数清热药具有抗急性炎症反应作用。金银花等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 鼠足肿胀等急性渗出性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降低组胺等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4. 解热作用 发热是里热证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 多数清热药对不同致热原所致发热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如石膏、知母、黄芩、黄连、栀子、大青叶、金银花、连翘、玄参等,但这些药物解热作用的机制尚不明晰。 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较复杂,多数提高免疫功能,少数抑制异常免疫反应。蒲公英、金银花、鱼腥草、穿心莲、黄连、黄芩、栀子等可不同程度地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某些药如黄芩、黄连、穿心莲等能抗过敏,有免疫抑制作用。 6. 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作用 温热病发展至一定阶段常见血小板功能亢进、内外凝血系统激活、血液流变性改变等血瘀证表现,所谓热瘀互结。清热药对此有明显影响,如赤芍、四季青、板蓝根、野菊花、牛黄、穿心莲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和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 7. 保肝、利胆 温病可见肝脏的非特异性损伤,热入营血可见肝的出血和坏死,肝脏损伤可大为提高机体对感染及内毒素的敏感性。另一方面,许多胆道疾病,如阻塞性黄疸、脓性胆管炎均可呈典型里热证候,利胆有可能对其有缓解功效。许多清热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如连翘、栀子、黄芩、龙胆草、茵陈、穿心莲等。 8.抗肿瘤、抗蛇毒、降压 青黛之靛玉红、重楼之皂苷、山豆根和苦参的生物碱、紫草的萘醌类、大 蒜之含硫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癌活性。重楼、穿心莲、苦参、龙葵有显著的抗蛇毒作用。高血压可呈肝阳上亢,黄芩、黄连有显著降压效果。 小 结 清热药清泄里热功效与该类药抗病原体、 抗毒素、抗炎、解热、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及 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有关。 存在问题: 1、缺乏五类清热药作用的比较性研究。 2、作用机理的研究有待深入。 黄芩 唇形科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化学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黄芩素(黄芩苷元)、汉黄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