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
单 元 课 2.1 课 题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授 课 人 林章和 时 间 2007.6.27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课标解读:
本条标准旨在阐明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的能量转换过程,太阳辐射能的转换及分布不均是大气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运动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本条标准的解读应把握以下内容:①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②认识大气的基本组成及对能量传输及转换的影响;③说明大气的具体受热过程及影响;④阐述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热力环流;⑤分析大气的垂直和水平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降水和风。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三部分组成。
1.由于大气的受热过程复杂,环节多,涉及到许多专业的术语和名词,需补充大气的基本组成及影响,强调三种辐射的性质,理顺太阳、地面、大气和宇宙四者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此为本节的难点。
2.热力环流这部分内容虽然在课标里没有明确提出,但它却是本章的关键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大气水平运动和后面垂直运动的学习基础,特别是气压带、风带和常见天气系统的成因均是建立在热力环流基础之上的。为本节的重点,所以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对空气运动中水平运动的动力成因的分析。对于近地面风的形成及风向的变化,也是下部分知识“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方向等是难点知识,因此,这部分虽然在课标中也没有具体要求,但也是承前启后的知识和技能,应予以重视。
综合分析课标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对本节教材的处理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个课时重点处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第二课时主要完成对热力环流的拓展,即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完成的是对知识呈现形式和顺序的设计、课堂秩序的调控、纠错以及个别较深知识点的总结。学生完成的是观察、分析和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大气的能量来源和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性质
2.阐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3.理解大气的上升和下沉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4.理解不同力源作用下的风向
能力目标:
1.通过图文转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读图表的能力。
2.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运用其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自然、关注科学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案例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具准备 自制电脑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教学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
大气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讨 论
评 价
总 结
板 书
多媒体展示
分 析
总 结
板 书
多媒体展示
分 析
总 结
过 渡
多媒体展示
板 书
分 析
板 书
多媒体演示
游戏互动1
游戏互动2 从课题导入,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要作用。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学生讨论列举与生活和生产相关的大气现象和大气成分。
一、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组成成分比例图
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2.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图
分析各层的主要特点
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从生活中的常识导入
多媒体展示1:漳州的玉女峰图,设问山地的温差?
多媒体展示2:漳州的东山岛图,设问早晨和中午的温差?
多媒体展示3: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图,设问地表和月表的温差?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2.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生观察分析。
通过观察,在给定能量传输方向的条件下,学生动手完成能量传输对象的拖放。
通过观察,在给定能量传输对象的条件下,学生动手完成能量传输
总 结
活动探究1
原因探究
比较分析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
总 结
活动探究2
多媒体展示
总 结
活动探究3
多媒体展示
总 结
过 渡
多媒体展示
板 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_《风的形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张祖德 8.doc VIP
- 2025年大连市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企业管理概论(00144)自考复习资料.pdf
- JTS╱T 276-3-2019 沿海港口工程参考定额.pdf
- 骨折病人的护理.pptx VIP
- 2025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理邦EDAN IM50、IM60、IM70、IM80病人监护仪说明书.docx
- 学校厨房设备产品质量保障措施.doc
- 2024年10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真题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技术 13807.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