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波化学区域教研活动《元素周期律》课件
课题:探索元素间的内在规律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 ——门捷列夫 核外电子排布 小结: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当一回门捷列夫 活动一: 18种元素可以排成几行、几列?并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一、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结构) 元素 原子半径 体现 决定 呈现周期性变化 化合价 (性质)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二、元素周期律实质: 1869年 俄国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让我们记住这一个个令人 起敬的名字和他们的发现 1829年 法国 德贝莱纳提出三元素组学说 能力提升 方法线 结构 性质 实验 验证 决定 反映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 最外层电子数 1→8 原子半径 化合价 决定了 归纳出 引起了 元素化学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 知识线 +1 0 化 合 价 +1 0 +2 +3 -4 +4 +5 -3 -2 -1 第一行 +1 0 +2 +3 -4 +4 +5 -3 -2 -1 +6 +7 第二行 第三行 探究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 * 化学的这种发展不仅向人们提出了 整理和概括这些经验材料的要求,而且 也为这种整理工作使之上升为理论提供 了相当充分的条件。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随着 生产和科学实验的大发展,大量元素 被发现,化学语言的字母表——元素表 上的成员在快速增加。 宁波效实中学 郑雅敏 任务:编排化学元素表; 目的:寻找元素间内在规律; 活动与探究一: 提示:按一定的方法先给元 素分类,再找寻规律. 每隔8个元素 元素性质就出现周期性的重复 门捷列夫 门氏手稿 Ti=50 Zr=90 ?=180 V=51 Nb=94 Ta=182 Cr=52 Mo=96 W=186 Mn=55 Rh=104.4 Pt=197.44 Fe=56 Ru=104.4 Ir=198 Ni=Co=59 Pd=106.6 Os=199 H=1 Cu=63.4 Ag=108 Hg=200 Be=9.4 Mg=24 Zn=65.2 Cd=112 B=11 Al=27.4 ?=68 Ur=116 Au=197? C=12 Si=28 ?=70 Sn=118 N=14 P=31 As=75 Sb=122 Bi=210 O=16 S=32 Se=79.4 Te=128? F=19 Cl=35.5 Br=80 I=127 Li=7 Na=23 K=39 Rb=85.4 Cs=133 Tl=204 Ca=40 Sr=87.6 Ba=137 Pb=207 ?=45 Ce=92 ?Er=56 La=94 ?Yt=66 Di=95 In=75 Th=118? 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周期表 氩 氯 硫 磷 硅 铝 镁 钠 氖 氟 氧 氮 碳 硼 铍 锂 氦 氢 +1 0 化 合 价 0 +4 +1 +2 +3 +5 -4 -3 -2 -1 第一行 -4 -3 -2 -1 +1 0 +2 +3 +4 +5 +6 +7 第二行 第三行 探究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探究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结论: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原 子 半 径 Na~Cl Li~F 原子半径的变化 元素 152pm 64pm 大 小 186pm 99pm 大 小 信息提示!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 元素 金属性: 单质越容易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或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设计实验证明Na、Mg、Al的金属性强弱。 活动与探究二: (实验1)取一小块绿豆般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 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 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 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完成下列实验。 1.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金属钠 2.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 (小心,金属钠有腐蚀性,不要接触到皮肤!) (实验2)取两个试管,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两小 段镁条和一片铝片分别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 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