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李清照专题
一、李清照的生平 二、李清照的诗和散文创作简介 如那首笔力千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虽然可视作其自抒情怀,但联系其断句:“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和“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 的诗句来看,其讽刺锋芒显而易见。 而“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打马赋》)则俨然有渡江杀敌之壮怀了。 所谓“别是一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以便 “可歌”。否则,词就成了“句读不葺之诗”,而失却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性。 如果说苏轼是从诗词同源的渊源论角度提高词体的地位,那么,李清照则是从词的本体论出发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该词抒写与丈夫分别索居的孤苦之愁,道出一般女性压抑在内心深处不敢轻易道出的情感,曲尽人意的剖白,清新淡雅的格调见出作者深于言情的特点。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前两句与下文的“任”遥应,只是“慵”的表现。第三句点出“慵”;1至5句皆写“慵”:炉中香消烟冷,无心再焚,一慵也;床上锦被乱陈,无心折叠,二慵也; 髻鬟蓬松,无心梳理,三慵也;宝奁尘满,无心拂拭,四慵也;日上帘钩,无心欣赏,五慵也。慵而一“任”,则其慵态已致其极也。易安写“慵”,意在写愁。“慵”字是词眼,从易安的慵态中能感到她内心深处的愁情。 此词或题“春晓”、“春晚”、“暮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云: “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绿肥红瘦’,此语甚新。” 韩偓《懒起》(一作《闺意》)中有诗句: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似为易安词意所本。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 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丰富生动地抒写自我的情感世界,不仅比“男子作闺音”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正如清人李调元所说:“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卷三) 沈曾植言“闺房之秀圆文工之豪”;而沈濂在其《填词杂说》中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又王士桢《花草蒙拾》言“婉约词以易安为宗,豪放词惟幼安称首”,其影响所及则并不局限于婉约词人,姜夔、辛弃疾、刘辰翁等人都曾受其影响。 * 以南渡(1127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李清照(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是由北宋入南宋的著名女作家,工诗、善文,精通金石学,尤以词著称于世。她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名世,深受苏轼的器重,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从小濡染于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加之其资质超凡,“性偶强记”,少时即有才名。 李清照前期生活幸福,平坦,十八岁时,她与当朝宰相赵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生活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诗词唱酬之余,共同收集,校勘金石书画。由于赵明诚出仕给夫妻琴瑟相合的美满生活插进了一些相思离别的况味,因而她这期间的作品往往表 现由于离别而带来的悲伤,然而作品多哀而不伤,苦涩中略带甜美,叹息时不失轻盈。 1127年,金人南侵,李清照随丈夫南奔避难。逃难中,赵、李辛苦收集的书画,家业大半被焚。 1129年,赵明诚病亡,李清照得病,又有“玉壶颁金”之谤,打击磨难纷至沓来。 宋人又有李改嫁张汝舟的说法,婚后不久即“讼而离之”。 靖康之难发生后民族的悲剧、时代的剧变,使她卷入了苦难的漩涡,其心境与词境也随之发生变化,由轻盈的叹息变为深重的忧伤。 南渡后的李清照流落 江南,先后漂泊于杭州、绍 兴、台州、金华一带,孤苦 伶仃地度过不幸的晚年,大 约在一一五五年前后病故。 由于生活的原因,这期作品 与离乱中的悲愁、凄苦,在个 人痛苦的遭遇中,富含着国破 家亡、家破人亡的时代内容。 山东章丘市明水镇李清照纪念馆 李清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