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精品毕业论文]建筑概论_论文 重庆大学A区校门及周边环境分析评价
重庆大学A区校门及周边环境分析评价
学校大门作为整个学校与公共用地的一个交通枢纽,主要出入口,进入学校建筑群的一个空间前奏,以及学校给人的最初印象,对整体的空间形象有着将较大的影响。大门周围的环境空间也是学校与公共空间相结合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空间,其设计的好与坏对学校整体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要介绍A区大门以及其周边环境:
大门的整体区位关系及布置
大门的建筑形象
大门的构造及功能设置
周边环境
区位关系及布置
重庆大学A区大门位于南北向的沙坪坝北街东侧,与B区相对。附近的公共建筑较多,沿街分布较密,多为居民楼、餐馆和银行。沙北街是重庆的老街区,周围建筑是90年代初的风格,大都是6-7层的砖混结构重庆大学A区大校门,建于1933年10月,是由组成一座砖石结构的建筑,中间两正面分别刻有由民国时期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的“重庆大学”校名。是重庆大学四个校门中最小,但是历史最悠久的校门传达室位于大门的南侧,北向开窗,便于监控大门的出入情况。警卫室与传达室分开来设置,使警卫员有良好的视野,既可重点监测入口处,又可观察街道情况。其南北东三面开窗,西面靠门墩,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夏天太阳光直射,屋顶使用隔热材料,充分考虑到了警卫员的工作质量和身体健康。相比之下,南侧传达室的采光设计的并不太合理,只有北面一面开窗,室内光线昏暗,通风效果差。设置两组警卫员,同时监控出入双向的车流,避免了车辆阻塞,提高了检查的效率。
进大门向学校内走是一个两边略呈角度的十字路口,使用圆形的环岛梳理车流,避免了交通阻塞,降低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4、周边环境
大门作为组织空间序列的开端,是人对空间感受的第一印象。重大A区的入口空间总体来说有一个简介、开朗、有条不紊的空间景象组织。大门以内采用开敞的空间组织形式,用一个环岛解决了同时解决了交通和视线的问题——既疏导了交通,又形成对景的关系,可谓设计的巧妙。再向里走,道路的两边分别是重大的综合实验楼和花园,从这里开始,树木开始提供了一个逐渐丰富的顶面空间,是从全开敞到半开敞的一个过渡。由A区大门过渡到教学区,人流经历了一个空间安排由疏到密的过程,使学生从拥挤的街道进入学校,到达安静的教室,心情也逐渐平静下来。绿化组织多植松树,利用其隔离噪音,阻挡尘土的作用,把校园和公共街道隔离开来,深绿的颜色使周边环境更显宁静,加上松树规整的轮廓造型,为建筑提供一个素净的绿化背景,符合学校这种教育场合的严肃性。
重庆大学作为国家“211”、“985”工程大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师资力量,其专业研究包含各个方面,尤以建筑城规方面的,学科建设最为突出,自办学期间涌出了一大批建筑人才。就学校的规划设计而言,无疑由此相得益彰。A区大门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无论从区位、形式,还是周边绿化,都不可不谓是一个优秀的设计。但因为设计年代距今较久远,期间设计理念和周边环境都有一定变化,有一些附件是设计之后为了迎合功能而附加上去的,由此不免产生了一些遗憾。但是瑕不掩瑜,A区大门以及周边环境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不可多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