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学史2-1
§2- 5 低温物理学的发展 一、气体的液化与低温的获得 低温物理的发展首先是低温的获得,许多科学家投入了这方面的工作: 1、18世纪末荷兰人马伦(1750~1837)用高压压缩方法将氨液化。 2、1823年法拉第在研究氯化物的性质时,发现玻璃管的冷端出现液滴,经研究这是液态氯。1826年他在皇家学院实验室工作期间把玻璃管的冷端浸入冷却剂中,从而陆续液化了H2S,HCI,SO2及C2N2等气体。但氧、氮、氢等气体却毫无液化的迹象,许多人认为这些是“永久气体”。 3、1852年焦耳与汤姆孙合作,研究高压气体通过多孔塞后向空腔膨胀而引起温度变化的现象,发现了焦耳-汤姆孙效应,正效应为出现降温现象,负效应为出现升温现象。利用正效应是近代获得低温的有效方法。 4、1869年英国物理学家安德鲁斯(1813~1885)在二氧化碳液化中发现了气体具有临界温度,任何气体在临界温度以上时,无论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所谓的“永久气体”,实质是未能达到临界温度的气体。 5、1880年德国人林德(1842~1934)利用焦耳-汤姆孙效应发明了制冷系统并获得专利。 6、1877年法国人盖勒(1832~1913)和瑞士人毕克特几乎同时用不同方法液化了氧。 7、杜瓦(1842~1923)于1898年实现了氢的液化,获得负159度的低温。 8、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1853~1926)于1908年实现了最后一种气体氦的液化,至此全部气体均被液化,获得1.7K的低温。 二、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建立 1906年德国物理学家能斯特(1864~1941)把热力学的原理应用到低温现象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现一条新的规律: “当绝对温度趋于零度时,凝聚系的熵在等温过程中的改变趋于零”。 1912年能斯特把上述规律表述为: “不可能使一个物体冷却到绝对的零度”。 热力学第三定律 近年来,用一些先进的方法能获得温度越来越低:10-8K,10-9K,?但终究无法实现0 K这个温度。 虽然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但人类可以创造条件无限接近它。多少年来人们前仆后继,向绝对零度进军,人类对低温世界的认识永无止境。 * 第二章 热学的发展 * 物理学史教材图片 第 一章 力学的发展 §2-1 概 述 (2) 从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末,发展了唯象热力学和分子动理论。在1842~1847年,逐渐建立了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10年后,在以提高蒸汽机的效率为目的的研究中,建立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一和第二定律构成了热现象的宏观基础。 (3)唯象热力学的概念和分子动理论概念的结合,导致统计热力学的产生,这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玻尔兹曼的经典工作,止于20世纪初,对热现象微观 热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发展可分为4个时期 (1) 热学的早期史,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积累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事实,开展了热本性的研究和争论,为热力学理论的建立作了准备。蒸汽机的发明和不断改进,化学、化工的需要,促进了热现象的研究。19世纪前半叶出现的热机理论和热功相当原理已经包含了热力学的基本思想。 理论的研究,导致统计力学的建立,吉布斯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从热力学定律的建立到热现象微观理论的建立是经典物理学的第二次大综合。 (4)从20世纪30年代起,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量子统计物理学和非平衡态理论,成为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2-2 热现象的早期研究 热学起源于人类对冷热现象的探索。古代开始,人类就跟火打交道,学会利用火改造自然,为自己服务。通过观察和实践,人们积累了大量有关烧、烤、物体受热以及由此引起的物性变化的知识,包括:热胀冷缩、蒸发凝结、冶炼烧焙等现象和运用这些现象的经验。17到18世纪,测温学有了发展,产生了量热学,人们做了许多实验,热学才发展成为科学。由于热现象的复杂和抽象,热学的发展远比力学晚。 一、温度计的发明和改进 1593年伽利略发明最早的温度计,气体验温计P40,用水柱的高度表示冷热程度。 伽利略最早的温度计 缺点:受大气压影响;使用不方便。 法国化学家雷伊对伽利略温度计做了一点改进——玻璃泡调头,灌进一定的水,可以携带。但水会蒸发,温度仍不可靠。不久,意大利出现了把酒精或水银密封在玻璃泡中做成的温度计。玻璃管上刻上刻度以表示温度的高低,管子太长,做成螺旋状——弯管温度计。刻度没有统一标准,不能推广使用。 弯管温度计 温标: 为了有效测量温度,必须选取某些温度作为标准点。最早的温标出现于1714年,(德国人华伦海特发明),结冰的盐水混合物定为00,水的沸点定为2120——华氏温标,以F表示。 华伦海特推动了精确温度计的发明,在欧洲大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业服务中心2025年度工作计划 .doc VIP
- 外窗防水节点施工方案(JS).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J金融租赁公司所在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5800字.doc
- 2025金风变流器2.0MW故障代码手册V4.docx VIP
- AP微积分AB 2014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alculus AB 2014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动态口令认证机制的网上投票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保洁安全规范作业保障措施.docx VIP
-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华电天仁2X变桨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