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作者系迎国庆60年征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力工作者系迎国庆60年征文.

电力工作者系迎国庆60年征文  岁月是一面镜子,照见着时势的流转,生活是一具活标本,见证着社会的变迁,时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生命的旅程。  犹如“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样,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发展与演变,也从生活的一个断面或切口记载、反映和体现着社会与时代一点一滴的进步与变迁。  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我,尽管对于电的回忆多少有点灰暗和苦涩,然而二十多年后,我却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电力人,这完全出乎了我及亲人的意料。  在我十岁前的记忆里,最早接触与电有关的事物并不是电本身,而是周围小煤矿定期播放的电影。据说这是矿工们可以享受的一项福利之一,心里就十分羡慕那些脸上黑呼呼却可以在矿区看免费电影的工人。那时,放映机的动力来自一台不起眼却很神奇的柴油发电机,尽管它从电影开始到电影结束,都嘟嘟嘟地叫个不停,却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看电影的兴致和心情。《苦菜花》、《地道战》、《小兵张嘎》、《闪闪红星》等早期革命电影,都是跟着大人或同伴,自带板凳到四五里地外的煤矿上看的。其中有一次电影结束后,我与同伴走散而迷路,一个人走在黑漆漆的夜里,心里充满恐惧和无助,绝望的哭声惊动了矿区附近一位热心的大娘,是她将我连夜送回了家。父母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让我做了大娘的干儿子。逢年过节,我都要去看望她,直到她离开人世。然而在我的内心依然常常想起干娘和蔼慈祥的音容笑貌,她用人性的一丝光芒,温暖和照亮了我幼小的心灵……  我的整个小学时代都是在无电状态中度过的,那时腊烛由于价格昂贵而成了奢侈品,各家各户几乎都在使用形态各异煤油灯。有少数人家用的是从市场上买来加入煤油就可以用的专用煤油灯,不仅造型漂亮,而且做工精巧。不过大多数人家用的都是自制煤油灯。它的制作工艺很简单,找一个空的墨水瓶或铁罐类容器,往里面注入煤油,在麻钱大小但被瓶口大一些的铁片中间钻个孔,然后用棉花捻成灯芯穿过小孔,这样一个煤油灯就做好了,不过灯芯要事先在煤油里浸透,那样灯芯就可以用得久一些。母亲晚上做针线活,我们晚上学习都靠一盏煤油灯照明,时间稍久,鼻孔和眼睑周围常常会留下一团团烟熏火燎的痕迹,很是让人苦恼。当然也有用油松树的松油做燃料的松油灯,不过它产生的油烟要比煤油灯更厉害,但松油可以就地取材,不必花钱买。  我们村子真正用上电则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而且从总电表到用户的线路还需要自行投资,不过那时普通家庭几乎没有什么电器,电的用途仅限于照明,大家用的是几乎都是15瓦的普通白炽灯泡,一个月用电也就2-3度之间。然而当时为了省钱,村子里几乎都是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电表,电费也是按各户灯泡数量多少和瓦数大小来均摊,遇到有人窃电,大家就必须共同来分摊额外的部分电费。那时最有趣,也是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现象是,每年春节前一个月,村子里几乎天天限电,到处黑灯瞎火,据说是为了“攒电”过春节。不过,春节期间村子还真很少出现停电的事情。那时候的村电工可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吃香”角色,想让谁家灯亮就亮,想给谁家停电就停,以至于谁家要过红白喜事,都要事先给电工送点礼,防止操办红白喜事中途停电。  如今,“户户通电”工程为穷乡僻壤的边远山区群众解决了用电之忧,“农村电气化”工程使农村的电力网络更加完备,遍布乡村、城镇的四通八达电力网络,使电力供应更加充足,电力服务更加快捷。只要拨打一个“95598”服务热线电话,用电查询、事故报修、服务投诉等用电烦恼便会一扫而光。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电力压力锅、电磁炉、电饼铛等电气化厨具也步入寻常百姓家庭。曾经的“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梦想已成为了真真切切的现实,人们过上了“用电不愁、用电无忧”的现代生活。电力在社会各行业中率先实现了发展成果让人们共享的追求,电力也正在带动和助推着整个社会朝着康庄大道阔步前进。  电,点亮了黑暗,带来了光明和温暖。电,点亮了希望,催生了文明和进步。电,点亮了梦想,指引了幸福和未来。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而服装作为一种礼仪标志,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文化,它的变迁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社会与生活的变迁,并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永恒的烙印和缩影。  在物资匮乏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穿新衣对普通人来说一直都是一种奢侈。举国陷入了买布凭证的年代,要积攒够做一件新衣裳所需的布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那时候,计划生育还未普及——一个家庭少则一、两个孩子,多则达到六、七个孩子。因此,为做一件新衣裳,父母亲们都会在心里及早提前算计一番,并对子女进行一次排队。家家户户几乎都是:一件新衣裳,今年老大穿了,明年老二穿,后年老三穿……在父母的心里,孩子大了,心眼也开了,知道“臭美”了,就要穿得尽量体面些,小屁孩就不一样了,懵懵懂懂,只要能吃饱穿暖,就会忘乎所以,衣裳新与旧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