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法律法规常识讲解-行知阅读.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学生法律法规常识讲解-行知阅读

学生法律法规常识讲解 三思 主编 目 录 环境保护法概述1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7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9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12 环境监督管理14 保护和改善环境23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30 排 法律责任37 法规43 1 环保法 环境保护法概述 1989 年 12 月26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 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同日,由第22 号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令予以公布施行。这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 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它为进一步落实基本国策,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一 部新的极为重要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法的概念 1、环境、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是这样给“环境”下定义的:“本法 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 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 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 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由此 可见,这里所称的“环境”,体现了“大环境”的概念, 既包括了自然环境、也包括了人工环境;既包括了生活 环境,也包括了生态环境。 所谓环境问题,不是指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泥 石流等自然灾害问题(也称原生或第一环境问题),而是 指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 对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健康和生命的影响问题(也称 次生或第二环境问题)。 2 环保法 那么,什么是环境保护法呢?环境保护法是调整因保 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 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环境是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来 满足自身需要,但由此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不 能超过某一个限度,否则就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对经济 建设而言,自然资源的退化和破坏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 障碍,环境污染会对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工业本 身造成严重危害;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环境污染不仅 可以致癌,还可以通过胎盘危及胎儿,引起遗传基因退 化,最终影响人类质量。由此可见,保护环境对于人类 是多么重要。 在 1983 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李 鹏同志代表国务院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 策。”1988 年在他向七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又重申了这一点,并将其列为本届政府的十大任务之 一。 我国把环境保护摆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是由 于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社会 的稳定,关系到全局战略和长远发展。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环境负荷极大,目前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已经相当严重,这使得本已有限的资源更显得 短缺,它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我 们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放到安邦治国 基本对策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3 环保法 国内外经验证明,环境保护要依靠法律,环境保护法是 保护环境必不可少的法律保证,是强化环境监督的有效 手段。环境保护只有走向法治,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 平。 3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体系 环境保护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自身 的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宪法。《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 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 组织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