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面活性剂TW-80与城景观河道污染底泥中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之
王晓欧 2012214073 苏溦娜 2012214112 龚克娜 2012214063 郑博一 2012214131 尚 轩 2012214110 原国栋 2012214126 摘要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与讨论 4.结论 城市景观河道底泥中污染物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多环芳烃PAHs 致癌 致畸 致突变 难生物降解 其他POPs 无机污染物 物理法 自然降解法 UV光解法 吸附法 生化法 生物修复法 高级氧化法 超声分解法 表面活性剂 TW-80 脂溶性 增溶 乳化 去除方法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表面活性剂(TW-80)与城市景观河道污染底泥中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之间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TW-80)能提高多环芳烃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改善污染底泥的修复效果。但表面活性剂浓度过高时短时间内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经历抑制期后,微生物活性会迅速得以恢复,甚至增强,从而导致多环芳烃的总降解率显著提高,在实际应用中,TW-80的浓度控制在400mg·kg-1以下比较理想。PAHs的生物降解受其分子量、分子结构、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经对TW-80与污染底泥中PAHs微生物降解之间的动力学分析发现:天然状态的底泥中PAHs的微生物降解为零级反应;在只投加外源菌种、不投加TW-80的情况下, PAHs的微生物降解为二级反应;在投加外源菌种和TW-80的情况下,PAHs的微生物降解绝大多数为一级反应,TW-80=1000mg/L时蒽、芘的微生物降解为二级反应,TW-80=10000mg/L时荧蒽、芘、总PAHs的微生物降解为零级反应,当TW-80浓度过高时对荧蒽、芘的微生物降解的抑制作用更大。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TW-80 多环芳烃(PAHs) 微生物降解 动力学分析 2.1实验用品 底泥 采自南开大学马蹄湖西北角 药品 环己烷(分析纯)、二氯甲烷(分析纯)、正戊烷(分析纯)、六甲基苯、硅胶80-100目、氧化铝、无水硫酸钠。 设备 铁锹、水桶、电热鼓风干燥箱、注射器、表面皿、5L广口瓶、研钵、80目孔筛、索氏提取装置、KD浓缩装置(氮吹仪)、柱层析装置、10ml容量瓶、Agilent GC6890N/ 5975C(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Agilent公司),配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 2.2实验设计 采集实际河道底泥,进行修复实验: 1)采集底泥,将底泥中杂质清理干净; 2)测定污泥体积、含水率、密度,得到干污泥总重量W干; 3)向底泥中投加菲、蒽、荧蒽、芘四种不易挥发的多环芳烃,投加后的浓度为2.9mg多环芳烃/10g干泥; 4)装瓶(5L广口瓶)及投加表面活性剂(TW-80)。 5)投放菌种:采用注射器在五个水平及竖直位置皆不相等的投药点投加等量菌种(酵母菌群),投加量为7ml菌种/L底泥。 2.3 底泥中多环芳烃分析 每隔一月取一次泥样(共计12组),自然通风晾干;将晾干后的底泥充分研细,然后经80目孔筛筛选;取筛选后的样品10g进行索氏提取;对提取液进行KD浓缩(40℃水浴、氮吹)至1ml,加入4ml环己烷置换,再浓缩至1ml,转移至硅胶柱进行柱层析净化处理,再加环己烷转移3次,最后得到环己烷与样品总和不得超过4ml;收集的洗脱液用二氯甲烷定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使用条件为: 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280℃,进样量1μL,分流进样(分流比10:1),载气为氦气(纯度99.99%),流速1.0mL/min。升温程序:起始温度为100℃以5.00℃/min升温至200℃,再以20.00℃升温至280℃,保持1min。 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轰击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50℃,四极杆温度150℃,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 3.1 底泥中PAHs降解率变化 1)实验组PAHs总降解率44.59%~70.34%,均明显高于A0组(0.2457%)和A1组(28.53%),这表明TW-80具有增加PAHs生物可利用性,提高其降解率的作用。但总体上,这种作用仅体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当TW-80浓度过高时,降解率与TW-80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2)在相同的TW-80浓度下,微生物对不同的多环芳烃的降解能力不同:TW-80=200~1000mg·kg-1时,降解能力菲>荧蒽>芘>蒽;TW-80=2000~10000mg·kg-1时,抑制作用蒽>荧蒽>芘>菲。PAHs的生物降解不仅受其分子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还要受降解底物即PAHs分子结构的影响。说明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的复杂性。 图1-2:PAHs的降解率变化规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