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很+名”研究综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很+名”研究综述   [摘要]要谈“很+名”结构,就必须先从“副+名”结构说起,本文对近代以来语言学界关于“副+名”结构的研究成果加以略微陈述,进而将近代以来关于“很+名”结构的研究成果加以概括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 “副+名”结构;“很+名”结构;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R1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88-02      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一大批“很+名”结构的词语,尤其是当凌峰说出“我的长相很中国”之后,这种“很+名”的现象便常见于报刊杂志之中,人们日常交际中也屡见不鲜。下面举几个例子作为论证:      1.季刚笑了,很青春的笑。(《中国青年报》1992年7月)   2.它(指一盘歌带)有一个很民族的名字――“红腰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4年10月14日晚间节目)   3.若干社会福利与慈善建设,他都很技巧地向公众透露他的参与,因而赢得了相当多的好评。(梁凤仪:《醉红尘》)   4.连说话的口气,看人的眼色甚至呼出来的气味也是很贫农的。(冯积歧:《我的农民父亲和母亲》)   5.殷法能兴高采烈地拿起了杜晚青的手很绅士风度地吻了下去。(梁凤仪:《花帜》)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很淑女、很传统、很西方、很农村、很马列、很学问、很西藏等等,而这种“很+名”也成了现代汉语中一种颇有特色的组合格式。至于是谁最早使用了“很+名”组合,聂桂兰在《浅析语言变异现象》中提出是“港台作品的引进的结果”。   随着“很+名”结构的词语的大量出现,语言学界也逐渐开始对其研究,下面将从“很+名”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出现的原因、研究的方法等把语言学界的研究成果加以概括。      一、“很+名”组合是否合理      关于这一点,语言学界有褒有贬,在李芳杰《“很”字用法不当举例》(《语文世界》1994年第9期)中,批评了“很青春”、“很绅士”等词“用法不当”;在《词语评议300例》一书中对“很+名”组合也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不符合语言规范,应当予以改正。当然,大多数语言学家还是持赞成态度的,他们更多是从修辞角度和语用角度予以认可,认为这种组合突破了常规,给人一种含蓄之美,也从更多角度去论证这一组合的合理性,比如引用索绪尔的观点,认为是同比类推的结果,这些都为“很+名”组合的存在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很+名”组合出现的原因      邢福义强调“很X”结构槽是“很淑女”之类说法产生的语言背景,他也强调该类说法产生的文化背景,即特定的文化背景促成了该类说法的发展。对于这一说法,钟玖英、冷瑾在《“很+名”组合格式再探中》基本表示认同,他们从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看,认为是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语言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更趋活跃,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猎奇、求新、求异成为社会的普遍心理。同时,大陆与港台的交往日益密切,学港台腔成了一种语言时髦。各类媒体和一部分青年都努力突破语言规范,寻求语言的新异美。而信息化时代也加速了这种语言现象的发生,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借助煤体的介入,快速引起人们的注意、好奇、模仿从而成为一种语言时尚。“很+ 名”组合以其形式简洁、内涵丰富的特殊语用价值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可以说是顺应了人们猎奇、求新、求异、求简等语用心理需求的审美潮流。他们还从语言自身、语言与客观物理世界的关系看,认为“很+名”组合的出现有深层的动因。       三、“很+名”研究的角度      语言学界主要是从语义、语法、修辞、语用的角度来分析的。从语义角度来看,认为大多数这一结构的词语的语义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下面举几个例子:      1.他的观念很中国。(“很中国”指观念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的中国人的特征,如孝敬父母、夫妻恩爱、勤俭持家等,其含义要靠更多的语境才能确立下来,有时可能是贬意)   2.他长的很中国。(“很中国”则既可以表示具有中国人典型的外貌特征,也可以表示具有中国人的民族气质。)   3.她很淑女。(“很淑女”表达出对她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的欣赏和肯定。但如不结合具体的语境,也可能产生歧义现象。)      这几个例子中,“很+名”结构的语义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有些“很+名”的意义具有明确性,如“他的工作方法很书本”、“他的教学内容很书本”,意义基本明确,不会导致歧义。有些学者如于根元先生就强调了名词的语义限制问题。   从语法的角度看,更多的学者认为是汉语中缺乏词的形态变化,同一词形可能是名词,也可能是形容词或动词等,且汉语中词类的兼类现象也很多,词性的转变比较方便,所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