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作业”的“融合之战”.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区作业”的“融合之战”   2008年8月8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北京和中国,也形成了全球媒体在奥运赛场内外的另一场激烈的竞技。为了在这场竞技中占领先机、彰显品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将编辑部前移到北京,在北京记者站成立了前方编辑部,负责全盘统筹前方奥运报道的采编以及报网互动工作。      一、“编辑部前移”成奥运报道最大亮点      “编辑部前移”是此次《广州日报》奥运前方报道的最大亮点。在距离“鸟巢”仅10公里、位于北京西二环政务区中心地段的国宾写字楼里,奥运北京编辑部提前一年装修完毕,并在集团内部公开招募了约200名采编骨干投放在奥运“新闻战”的前线。在这里,从策划、编辑、校对、传版等采编流程中各个环节都可一步到位完成。   早在7月18日,在奥运会开幕倒计时20天之际,体现本报编辑部前移新理念的“广州日报奥运报道编辑部”在北京揭牌,这标志着《广州日报》一线编辑部全面进入临战状态。事实上,《广州日报》的奥运采访团队从7月份开始,便分批出征北京、沈阳、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和香港七大奥运赛区,向读者全面展示北京奥运会的全貌。   综合观之,这17天的奥运全程报道,《广州日报》奥运报道前方编辑部以其前所未有的战略性前移举动、人数空前的前方采编力量和规模,在传统报纸的重大活动报道上,取得了显著成功;同时,前方编辑部还通过采访资源转移,带动了大洋网“报网直播室”这一名家访谈节目的迅速发展,奥运期间累计邀请50余位名家明星来到前方编辑部报网直播室进行访谈。   当得知为此次奥运报道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投入2.8亿元后,新闻出版总署传媒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冯玉明在作客本报奥运北京直播室时表示:“这些数字让我们很震惊,同时给了报业很大信心。在奥运传播当中,报业并没有被边缘化,这种策划是大手笔。”冯玉明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这方面发挥了集团整合实力。      二、 纸质媒体奥运报道借助编辑部前移形成战斗合力      ⒈《奥运金典》生动精彩   8月8日起,除了为要闻版《奥运点金台》《奥运新干线》等专题版面供稿外,前方编辑部还推出了全新的《奥运金典》,自成一叠,正式取代此前的奥运专版《奥运号》。《奥运金典》集纳了赛事报道、奥运话题述评的方方面面,在奥运期间为读者提供了一份丰富的文化大餐。   ①版面充裕,信息量大。奥运会召开的17天时间里,《奥运金典》共出版超过180个版,发稿超过700条(新闻报道超过600篇,评论约90篇),总文字量超过110万字,所用新闻图片共约500张。既涵括大量动态新闻,同时高度重视故事性报道、背景类分析;既容纳大量文字报道,也通过新闻照片、表格、示意图等形式达到更直观和更有说服力的报道效果。   ②一线报道,现场感强。此次奥运报道,《广州日报》通过前期努力,获得了17个注册记者采访证,3个非注册记者采访证,远多于一般地方媒体,也多于不少中央媒体。正因为拥有更多“我在现场”的优势,几乎所有重大体育赛事场馆内,都有《广州日报》记者的身影,从而令本报采写的新闻稿件富有现场感,描写和叙述也更有说服力。   ③编排活泼,形式多样。前方编辑部在版面设置上动脑筋,开辟了各种专栏,让不同类型的报道内容各就各位,既美化了版面,也有利于读者阅读。如,开设“奥运课堂”,为读者解释一些体育小知识;开设“得胜令”、“每日综述”、“温柔刀”、“记者观察”等评论栏目,帮助读者分析奥运话题;开设“编辑部故事”,对编辑部前移的品牌意义进行开发和推广;开设“名人博客”,邀请聂卫平、高峰等名人点评奥运事件,等等。   ④地方性强,关注面广。《广州日报》的《奥运金典》,既凸显了报纸的地方性、读者接近性,在涉及广东、广州运动员的报道上不遗余力;同时又照顾到读者的阅读需求,对几乎当天所有精彩赛事和奥运事件一网打尽,让读者在每天十多个版面空间内,一次瞰尽奥运全景。   ⒉异地号外及时好看   ①“圣火京城传递”号外。8月6日,北京传递圣火的第一天,在姚明接棒的10分钟后,《广州日报》前方编辑部的编辑就已经把他高擎火炬跑出天安门的照片上到版上,10时多钟一份热辣新鲜的号外就上街了,从现场采访,到编辑做版,再到印刷出报,整个过程仅两个小时,这份“很美很及时”的号外让胡同口、“鸟巢”前、西单的市民和游客都大为惊奇。《广州日报》也由此成为首家在首都出号外的异地媒体。当天,10万份号外在3个小时内就在京城热抢一空。   ②“陈燮霞夺取首金”号外。8月9日,陈燮霞获得首金之后短短一个小时,50万份激情号外就出现在广州和北京、香港、上海、天津、青岛、秦皇岛、沈阳全部7个奥运城市的街头,向当地市民免费派送,满足了读者对深度背景信息的需求。其速度之快、发行范围之广,在全国平面媒体中独一无二。暨南大学传播学教授董天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