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   2007年,徐孟东先生的钢琴独奏曲《菩提》I在北京现代音乐节的开幕式音乐会首演时,引起了大家极大兴趣。此后,我陆续搜集到了徐孟东的四部音乐作品的乐谱和音响,感触颇深。它们分别是:   1.《惊梦》(为16位演奏家和3种人声吟诵):该作取材于著名昆曲剧目《牡丹亭》,创作于2003年,首演于2004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之后相继在日本、韩国现代音乐节及200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总谱(单行本)2003年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收入《中国当代优秀室内乐作品集》出版。   2.《菩提》Ⅰ(钢琴曲):2007年创作,为2007年北京现代音乐节的委约作品。汉语“菩提”来自梵文语音,是“觉”“智”或觉悟、顿悟、彻悟之意。   3.《菩提》IV(为箫和8件乐器而作):2005年创作,为2005年亚洲国际音乐节的委约作品。2005年首演于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亚洲之风作品音乐会”,总谱2006年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4.《远籁》(为大提琴与乐队):1994年作。首演于韩国现代音乐节。后在日本东亚现代音乐节等国内外重要音乐活动以及2007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获广泛好评。是作曲家读余秋雨《山居笔记》之十一后有感而作。乐谱收入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中国大提琴名曲荟萃》。   这四部作品,好比是作曲家创作之苑的几颗樱桃,虽然星星点点地半掩在绿叶之下,却仍然颗粒饱满,鲜亮照人,从中不难看出作曲家在近十余年的辛勤探索和所获得的重要成果。   当今信息化时代发展很快。中国农耕时代的许多艺术形式已逐渐在年轻人中失去了魅力。身处于这种急剧变更和物欲横流的社会,常常也会影响到文艺界的一些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但更多有志之士却一直在坚持探索如何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创作出今天时代的精品。徐孟东先生这四部音乐作品即具有相当鲜明的文化传承特点。由于它们能超脱于喧嚣社会、崇尚睿智和精神的解放,给听众以难得的静谧与思索,并以新颖的笔触和从容的气度获得了一种比较独特的艺术品格。这些作品有的借鉴了中国古典戏曲的诗情画意、或歌或舞、或“吟”或“白”的独特表演形式;有的则回味着那些远去了的琴曲之声和文人音乐的高标逸韵;有的则追寻“天人合一,宇宙和谐”、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融为一体的美好诗意生活。从形式上看,这几部作品大都采用了类似中国古典音乐“从三两个音起始”的写法,使某些提炼出的音乐材料作为“核心动机”在不同声部错落有致地发展与贯穿,并采用“娓娓述来”的方式,形成一种多段并列结构而与一些中国传统器乐曲一脉相承;但写作中作曲家又为这四部音乐作品注入了许多现代音乐的美学思想,并融入了许多现代作曲手法。诸如多调性或无调性音乐线条的对置、微复调技术、音色音乐、音色复调及简约派音乐技法等,它们也在不同作品中均发挥了自己无可顶替的表现力与结构功能作用。所有这些现代技术不仅有利于中华人文内涵的世代传承,还使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是我从上述几部作品中所感悟到的徐孟东室内性音乐的总体风格。   下面请略看几例:   《惊梦》   作为戏剧题材的室内乐,它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音乐特质:一是营造特定的戏剧环境、背景和气氛;二是必要的戏剧情节、人物关系交代和心理活动的表达。为此,作曲家在《惊梦》的戏剧结构中,选择了将总体音色分为器乐和人声两大类的做法。器乐音色类又细分为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打击(盒梆、排鼓、三角铁、大锣、小锣、钢琴、钢片琴)和弦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器乐音色的任务主要用于特定的戏剧环境、背景描写、戏剧心理刻画以及气氛营造等。人声音色也又细分为:“旦、生、末”②,并预先选好昆曲故事中杜丽娘(旦)、柳梦梅(小生)、花神(末)三个角色的台词进行了预制录音和制作,使这两方面成为该室内乐戏剧结构的基本保证。   与音色划分相关的第二个特点是,该乐曲采用了两类完全不同的音高结构形式。器乐部分的核心音调“la、sol、do、re”体现为作曲家对昆腔五声性音调的提炼与概括。而人声部分则分别出自昆曲《惊梦》的吟诵与韵白,其充满了抑扬顿挫的语调旋律,均属无确切音高的无调性音乐材料。   乐曲的宏观结构与这两类音色和音高材料布局直接相关。即该作品的陈述特点,正在于它主要是通过器乐与人声音调的横向展衍与纵向叠置,让人物和情节时隐时显地浮动、迂回在由器乐音色构成的诗画意境及戏剧情景的概括描述之中。所以,不同类型音色的交替与叠加(或者称为“不同音色的回旋”),应是这首多段乐曲的主要形式结构特点。   以下,是乐曲的宏观结构布局。它既能反映出上述两类音色的迂回交替状况,也能反映出它们共同所营造的朦朦胧胧、断断续续的故事线索:   第1―15小节:纯器乐引入。乐谱表情标记“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