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女王”的戏剧世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理女王”的戏剧世界   阿加莎?克里斯蒂,世界推理文学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她那看似波澜不惊的一生,铸就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自1920年的第一部作品《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出版,直到1976年以85岁高龄终老,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共创作了66部长篇小说、21部中短篇小说以及16个剧本。在历时半个世纪的高产写作生涯中,她从来没有让读者失望过。她的小说《罗杰疑案》、《人性记录》、《ABC谋杀案》、《无人生还》,据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均为经典之作,她是当之无愧的“推理小说女王”。   她对戏剧舞台的贡献同样令人敬仰。她写的话剧《捕鼠器》自1952年在伦敦首演至今,从未停演,创下史上演出时间最长戏剧的世界纪录。正如她最亲密的戏剧伙伴英国著名导演彼得?桑德斯所说:“阿加莎?克里斯蒂对舞台有着无与伦比的直觉,她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重点。”      阿加莎是一位天生的梦想家。尽管她本人从小就对“小梦想家”这个称呼不甚喜欢,但这个称呼却如预言一般,预示了她今后的事业和成就。   阿加莎原名阿加莎?玛丽?克拉莉莎?米勒,1890年生于英国托基一个富有而守旧的家庭。母亲为保护孩子的眼睛和头脑,执意不到她8岁不送她上学,阿加莎因此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但事实上,她在5岁时就学会了阅读。在这个热爱文学艺术、拥有丰富藏书的家庭里,她接触了大量的文艺经典,除阅读、学习法语和音乐外,她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独自沉浸在想象的乐园中,徜徉在天马行空的想象里――有骑着战马游遍全国的基迪(一只小鸟)和基迪女士(她自己),有威斯克先生和太太以及它们全家(一窝小白鼠)……这些她自编自演的伙伴,是她最亲密的朋友。   小阿加莎还对扮演各种角色怀有巨大热情。曾有一段时间,全家每天晚餐之后的固定节目就是欣赏她和保姆马丽反复出演的《睡美人》和《美女与野兽》。   不论是五岁时畅游“爱丽丝仙境”的小梦想家,还是耄耋之年享誉全球的大作家,她一直对扮演各类人物乐此不疲。有人猜测,她笔下的不少人物在定格在纸上之前,或许早就被她独自在书房里“演”了好几回。         1928年,阿加莎的小说被首次搬上舞台,剧名《不在犯罪现场》,是麦克?默顿根据她的小说《罗杰奇案》改编的。正是这次并不让她十分满意的舞台改编,促使她自己动笔写起了剧本。对于别人用她不喜欢的方式把她的小说改编成剧本,阿加莎是倍感懊恼的。   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阿加莎原创了剧本《黑咖啡》和《埃赫那吞》,她惊奇地发现“写剧本可比写书有意思多了”。不过,让她真正走上戏剧创作道路的,还是话剧《无人生还》。“那时我像是迷上了剧本创作”,她说,她决定从此不再让别人改编自己的小说,至于选择哪一部小说被改编和如何改编的决定权,只能握于她本人之手。   迷上戏剧的阿加莎一发而不可收。《死亡之约》、《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小说被相继搬上舞台。几年后,在女儿的诚恳要求下,阿加莎又改编了《空幻之屋》,1951年由彼得?桑德斯搬上舞台,连演376场,大获成功。1954年,阿加莎原创剧本《蜘蛛网》在伦敦连演774场。1958年她创作的剧本《不速之客》成为另一经典。      阿加莎的作品被评论家称为“舒适推理”的典范。何谓“舒适推理”?且从传奇般的《捕鼠器》说起――   1948年一个风雪交加的下午,伦敦西区发生了一起凶杀案,遗落现场的笔记本上三只瞎老鼠的童谣,指向将要发生的命案。四位预约过的客人和一位不速之客被困旅馆, 一场“杀人游戏”由此展开。   这是一个典型的“舒适推理”剧本――凶杀如游戏般进行,仿佛一个智力游戏,并无暴力和血腥场景;凶杀地点在一个封闭空间中,无论《捕鼠器》中的风雪旅店、《蛛网》里的乡间别墅还是《无人生还》中的孤岛均是如此;推理精妙,且破案过程没有太大的动作性,通常是所有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由侦探或警察娓娓道来;至于结局,多为浪漫地成全一双恋人。   以上“舒适推理”的特征,在《无人生还》的舞台剧本中也可以轻易找到。阿加莎修改了原小说的结尾,将其安排得充满浪漫气息――这常常是女性剧作家的特权。而《死亡约会》却恰恰运用了人们的惯性思维,以爱情和亲情来“误导”观众。阿加莎是悬念艺术大师,所有的她在浴缸里啃着苹果构思出来的精妙谋杀,总会让读者、观众享受到与她斗智的乐趣。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会泄漏凶手是谁,哪怕当年英国女王希望提前知道结局,她也照样闭口不提。   从结构来说,《无人生还》是她众多作品中构思最精妙、布局最高明的一出。10个不相干的人受到邀请,登上一个小岛,然后按着一首印第安童谣所唱的情形相继神秘地死去,最后无一生还。如何把文字中的强烈悬念搬上舞台,阿加莎自有一番心得,她说:“侦探小说绝不会像个剧本。因此,改编它要比改编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