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欢乐的复活节,欢乐的《欢乐复活节》.docVIP

不欢乐的复活节,欢乐的《欢乐复活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欢乐的复活节,欢乐的《欢乐复活节》   继《艺术》之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于今年4月末5月初又推出一部妙趣横生的法国喜剧――《欢乐复活节》,在一个并非“复活节”的日子里,让观众着实“欢乐”了一把。   一次“蓄谋已久”的偷情,一次“突然袭击”的返家,一个情非得已的“过去”,一个凭空而出的“女儿”,以及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前妻”……谎言,和为了弥补谎言漏洞而来的更多的谎言:这就是主人公斯蒂芬面对的一个混乱的局面!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中,笑料频出,喜剧效果十足。   这是一部有着些闹剧的意味、以客厅喜剧的形式而有着计谋喜剧式情节的现代喜剧。而在法国原来的演出中,由于剧作家(导演)同时更是主演,就更加上浓重的即兴喜剧的成分。   一个妻子,一个情人和一个丈夫本来就是极具戏剧性的人物设置,这样的人物关系随着人物不断编造的谎言,喜剧效果越来越强烈。随着剧情的进展,人物的形象也愈加地明晰起来。斯蒂芬的谨小慎微,索菲的工于心计,以及茱莉都有着全面和立体的呈现。斯蒂芬注意茱莉很久之后,终于在一个妻子不在家的时机里把茱莉带回了家,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小心翼翼,心惊胆战,茱莉的年轻狂放与斯蒂芬的畏手畏脚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来妻子索菲突然回家,斯蒂芬在来不及送走茱莉的情况下只好以一个个谎言来为自己的行为解释。于是,就开始了一个对斯蒂芬而言相当于“噩梦”般的复活节。   人物之外,喜剧效果的取得也总是与台词的机智和风趣有着很大的联系。而《欢乐复活节》中有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甚至捧腹大笑的这种台词。如:斯蒂芬情急之下顺口编造说茱莉怀孕了(茱莉很是诧异又无奈地看了看自己的肚子,显出她自己都觉得这个谎言有些不可思议),于是,接下来――斯蒂芬:茱莉,你一定不可以要那    个孩子!索菲:为什么?……斯蒂芬:因为……因为……因为她    没有胯骨!   斯蒂芬的手忙脚乱由此可见一斑。而在这样的设置其实也为后来埋下了伏笔:斯蒂芬的谎言再无稽,仍能为索菲所信,不是索菲单纯,恰恰相反,这一切正是索菲的设计,她顺水推舟地让一切走向自己的目标。再有,茱莉谈到拉封丹寓言时的“贝壳与西葫芦”,加上演员的肢体动作,还有斯蒂芬在临近结尾的时候凌空抓了一把(他的所谓的“不堪回首”的过去)扔到脚下,念出“它们都死掉了”时,都取得了哄堂大笑的效果。而这样的桥段,在剧作中可谓俯拾皆是。   也许我们不该强求所有的商业喜剧都有着关于人情人性的精辟见解,或者传达某些更深刻的认识。但当剧作中偶然能够出现一些这种闪光火花时,观众总是会获得一种意外的惊喜的。当索菲在经济上的强势地位得以揭露时,当我们知道茱莉式的女孩正是斯蒂芬心目中的理想情人,当突然闯入的“前妻”玛荷兰对斯蒂芬的婚姻说出“你可能在欺骗你自己”,观众总是会或多或少地想到些更多的东西。这样的台词虽然全剧中出现得不多,所以出现的时候常常会很容易忽略,但如果观众稍是留心注意到,总是会有些稍稍的震动的。   整体而言,全剧的结构相对紧凑,虽然第二幕明显有些显得薄弱。演员的表演则轻松自然,较好地达到了喜剧的效果。   关于喜剧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即必须使观众感觉在情势和地位上优于剧中的人物。表面看来,《欢乐复活节》确实有着这种意味。观众在一开始就洞悉了一切情势(或至少剧作引导观众自认为是这样),他们目睹着斯蒂芬为了解除自己的窘境必须以一个个谎言来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的真相。观众在一种与己无涉和“全知”的立场上,目睹着斯蒂芬的左支右绌,疲于奔命。但到最后,才发觉一直显得无辜的索菲才是这一切的真正导演者,虽然剧作在前面的剧情中已经不可避免让观众基于现实的考虑有着些怀疑的念头,但是当真相揭露的时候,观众的优越感仍然有些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小的颠覆。在喜剧中,这样的“颠覆”可能无关痛痒,却无疑会使得剧情更富趣味。而且,这瞬间的“颠覆”之后观众马上重新处在了全知的地位上,他高高地继续看着剧中人物的遭际,再偶尔为这些片刻的意外微微一笑。对于喜剧,剧情上的这种突转不过是更好地满足着观众对喜剧情节上丰富性的要求而已。   一般来说,喜剧中的道德性要求总是较悲剧显得要轻。像这样的一个偷情性题材,无可避免地会让人与某种道德性的考虑相联系。如果说开始的时候,观众是以某种幸灾乐祸的道德性立场目睹斯蒂芬在一个个谎言的编造中身心俱疲的话,那么随着剧情的开展,这样一个可怜的男人逐渐开始显露出其各种为人所认同的品质和性格特点的时候,观众的同情心总是会开始与道德立场产生分裂。我们会开始逐渐地同情这个“可怜”的男人,甚至剧作家对人物的态度也复杂起来。斯蒂芬因为一时的放纵(而且是未遂!)而不得不忍受长达几天的身心的惩罚,但是最终,他还是赢得了茱莉的爱情。这是很能说明些问题的。也许,剧作只是以这样的一个题材跟道德打了一个擦边球,而其实,根本与道德无涉。   终于,筋疲力尽的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