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分报纸媒体2008北京奥运报道透视
2008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止于体育赛场,这也是世界传媒四年一次的聚会,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中国成为主人。1904年,第三届夏季奥运会是中国传媒(《大公报》)第一次参与这项报道。而一百年后的第29届奥运会――2008让北京变成主人,而中国媒体也跨越了初体验的角色,在自己的城市里迎接机遇和挑战。
在奥运会正式开幕之前,外国媒体对北京的城市环境、新闻自由度甚至人权提出种种质疑。加上东西方文化的固有差异,从客观上来说,中国媒体此次不仅承担着报道赛事的任务,同时也是在国际社会面前,塑造本国形象的时机。但是,“塑造”本身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动词,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客观报道事实真相,在这样一种充满压力的外在环境下,根据大多数读者的需求,报道事实,反而能真实、准确、客观地反映当今北京城市形象和中国人文风貌。
北京市的几家主流报纸,尽管在表现方式上各有不同,但在“读者”视角这一点上几乎达成默契,花尽心思从赛场内外向读者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奥运盛会。
《北京青年报》推出《瞰奥》专刊,采用精美出挑的大图,配合精悍的文字新闻,注重信息反馈和互动。这一点,在对开幕式的报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8月9日的《北京青年报》用20版彩页,全面报道了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并且预测和分析第一天比赛项目以及中国夺金点。每一版都是用上方的半版大图,配合中间的文字解读,再配上下方三张关于细节或者花絮的小图,以及简单的说明。在图片下的右栏,则是来自观众的各种声音,这些声音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国家,比起单一的只是综述国外媒体的反应,显得更为人性化,与读者更加贴近。
文字解读部分会对对应的图片中的场景进行解释,例如第三版,大图是李宁点火炬,图片下面的文字报道则针对点火炬背后的故事展开,一是针对这个构思的来由“原来有两大方案,空中奔跑最后胜出”,二是简单地回顾了李宁由体操王子向商业成功人士的转变,最后向读者介绍最终火炬手如何确定。通过这样的大图和这样全面的报道,读者一来能够回忆起当时开幕式的精彩场景,同时对这一场景的背后有了深度认识,下面的三张小图,《北京青年报》的编辑选择了三张李宁的训练照片,右边一栏配上观众回应,有来自海内外不同的声音。这样,整版报道就会显得立体且大气。
“读者”视角除了让报纸思考读者的需要,让自己的报道和编辑更加全面详尽,更加人性化,还能让报纸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
这样的人文关怀,重点是针对赛事,以及由此彰显的体育精神。8月11日,在女子十米气步枪颁奖仪式上,第三名格鲁吉亚的妮诺?萨鲁克瓦泽,亲吻了银牌得主俄罗斯名将帕杰林娜,这个镜头因为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的军事冲突显得尤为珍贵。各大报纸都放弃金牌的报道重心,用这对对手拥抱的图片占据大版,体现奥运超越战争、创造和平的精神。这一点,在奥运会最后一天女篮决赛中,亦得到体现。交战双方分别为美国、俄罗斯,赛场之外,两国在格鲁吉亚问题上冲突对立,但是北京各大都市报并没有将报道置于这种既有的意识语义框架下,《京华时报》突出美国的神准三分球的关键作用,《新京报》还披露一个背景,俄罗斯后卫哈蒙生于美国,正是这一点成为美国女篮姑娘餐桌上的话题。这样的花絮报道让比赛更为亲切,让读者忘记场外纷扰,体育精神揭示的便是这种世界人民本是一家人的观念。
同时,各家报纸也注重奖牌背后的情感故事。8月18日,美国射击选手埃蒙斯,重现四年前雅典奥运的一幕,最后一击失水平发挥,将冠军再次让给中国选手。赛后,北京各家都市报并不是将报道重点对准中国的这枚金牌,而是把埃蒙斯的妻子(本届奥运会首金获得者卡特日娜)与丈夫的真情流露作为焦点。《新京报》将每天的比赛以金银铜划分版板块,埃蒙斯的新闻与邱健夺冠一并在金版之下,三张卡特日娜与丈夫的合影占据半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埃蒙斯的表现,更多地用卡特日娜的“我丈夫仍是最优秀的枪手”来淡化一味地对争金夺银的关注。
这种“读者”视角不仅表现在赛场内的报道,在场外表现得更为明显。《京华时报》的“读者”视角则体现在它的地方特色上,《京华时报》并没有将重心放在本报记者特稿和抢新闻上,该报大多数新闻稿件都是通讯社供稿,但他们设置了满足北京市民胃口的奥运栏目:“赛评、胡同、星语、茶馆”,不仅京味十足,而且内容简略详实,有利于大致掌握所有比赛的相关信息。《新京报》则推出“奥运城事”这个主题,每天8个版(不含广告),分别设有“播报、热点、民生、揭秘、街区、志愿者、人物(或者目击)”八个栏目,从天气,志愿者,市民生活到场外花絮,全部包括在内。在人物这个板块里,《新京报》深度挖掘与奥运相关的人物,他们既不是明星也不是领导官员,都是参与到奥运中的普通工作者,包括开幕式上唱昆曲的小生(8月15日,A06《昆曲小生做个面膜去鸟巢》,一位中年修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