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高原“一枝花”到古都“小妙华”
演出《刘胡兰》,坚定从艺信心
吕秋娟1962年出生在陕西省泾阳县一个普通农家。打童年起,就跟随父母看戏、听戏。六七岁时她就能模仿台上的演员,或是唱、或是走,并和一些小伙伴在自家的院子里演起戏来,欢快无比。
上学后,吕秋娟对唱歌、跳舞非常爱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作为学校的文艺尖子,吕秋娟开始在校内校外参加一些合唱、舞蹈节目的演出,这些舞台实践,使她开始有了和观众交流、互动的初步体验,并积累了一定的演出经验。几次在县城演出下来,她就引起了县文艺训练班老师们的注意,他们发现这个小女孩不仅身材匀称,而且腰腿柔软;不仅嗓音明亮,而且跳舞、唱歌时,脸上表情很丰富。“这是个好苗子!”他们告诉秋娟父母,这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一定会成为好演员,到那时,你们就跟着娃享福吧!
1975年,15岁的吕秋娟考进了泾阳县文艺训练班,在这里小秋娟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跟着训练班的老师学习演艺技能,刚过一年时间,老师就把大型秦腔现代戏《刘胡兰》的主角交给了秋娟,让她扮演15岁的抗日女英雄刘胡兰。她在喜悦、激动的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但相同的年龄和对英雄的敬仰,使秋娟对角色的认识、刻画有了亲切、贴近的优势。她高挑的身材,俊美的扮相,圆圆的大眼睛,一身的虎虎生气,青春四射。在排导老师的精雕细凿和乐队舞美的齐心协力下,她演出的《刘胡兰》获得了成功,轰动了整个泾阳县。该戏不仅在县内演出,还被邀请到外县演出。吕秋娟的名字不胫而走,一时间成了广大秦腔戏迷街谈巷议的话题。《刘胡兰》演到哪里,十多名年轻戏迷就跟到哪里,成了她的追星族。随后她又主演了《花木兰》等剧目。在排演《小八路》时,她主动要求扮演和自己年龄差距甚大的老奶奶并获得好评。又先后在《红灯记》中扮演李铁梅,《智取威虎山》中扮演小常宝,《常青指路》中扮演吴琼花等,均取得成功。这些成绩闪现着小秋娟戏路宽、多而精的艺术才华。
领导的重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好评、广大观众的赞美,使吕秋娟暗下决心:演员这一行我是干定了,不仅要干,还要干出名堂!
青海湖畔含苞待放
1980年青海省大通县文工团来陕西招收演员,吕秋娟的演艺才能使他们求贤若渴,经过与家长的充分协商,吕秋娟登上了西去的列车。
青海省大通县,距离省会西宁市不远,是青海省一个农牧业较为发达的大县。县文工团以唱秦腔为主,兼演歌舞。来到这里后,吕秋娟的演艺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她在泾阳县文训班时,传统戏刚刚恢复上演,由于男同学普遍倒仓,领导便决定让她改演须生、小生。吕秋娟一听说让她改行当,顿时就哭鼻子,但过后,她凭着对秦腔艺术的热爱和执著,接受了领导的决定。调入大通县文工团后,她主演了《棒打无情郎》中的莫稽、《法门寺》中的傅朋,1982年她饰演《戚继光》中的戚继光获得青海省首届青年演员会演一等奖,并在青海省西宁市引起了震动,观众称吕秋娟为青海高原一枝花。
在参加“太阳杯”大赛期间,吕秋娟有幸目睹了她心仪已久的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陈妙华老师的演出,她被陈老师精湛的表演和激越高亢的演唱牢牢吸引。年过半百的陈老师的舞台风采和当年拍摄电影《三滴血》、《火焰驹》时相比毫不逊色。尤令吕秋娟高兴的是,“太阳杯”大赛后,她被选拔参加和陕西省众多秦腔名家同台巡回演出,这次经历使她受益匪浅。
大通文工团良好的艺术环境,使吕秋娟在这里一待就是10年。这10年不仅使她的艺术走向成熟,同时也锤炼了她的毅力和意志。每年长期深入农牧区演出,更要和恶劣的自然条件进行斗争。突来的风沙,出奇的寒流,不习惯的食宿,这一切对秋娟来说都是考验和磨练。1990年吕秋娟调入西宁市秦腔剧团,先后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了《金麒麟》中的余达、《戚继光斩子》中的戚继光、《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景、《打镇台》中的王镇,多次获得青海省或西宁市会演一等奖和优秀表演奖,并于1992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一朵秦腔艺术之花在这里蕴秀蓄神、含苞待放。团里为奖励她,给她连升7级工资,足见剧团对她的器重。
一出《打镇台》,走进易俗社
1993年,西安易俗社在省内外广纳贤才,遍招俊秀。吕秋娟闻讯匆匆赶回陕西,以自信与实力来到易俗社应聘。吕秋娟决定以传统剧目《打镇台》作为自己的应聘剧目。
吕秋娟演出《打镇台》,屈指算来已有十年。所谓“十年磨一戏”,这句话用在秋娟演的这个戏上可谓恰如其分。在表演时,她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表演方式,把王镇坐堂,李庆若闯堂闹事寻衅,处理成在李庆若如狼似虎的家丁们的喧嚣中,王镇被李庆若拽上堂来。这一处理反衬出王镇的大义凛然,不畏强暴。另一处是结尾处,她把王镇命衙役们把李庆若拉下去闭幕,改作王镇手捧圣旨,怀抱官印,命衙役将李庆若押进狱中,然后理直气壮地上殿面君。经过这样的处理,使得该剧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