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
一
俺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河南农村娃子。孩提时俺爹在俺的记忆中几乎是空白的,他长的啥模样,在做什么俺一概不知。偶见他回家一趟俺也是怯生生地躲着他。俺印象深一点的是有次好像他是半夜回的家,当时院墙门都插上了,庄上的狗儿乱叫,是俺妈听到喊门声后起床给他开的门,这次把俺给吵醒了。俺和爹之间好像从来没有亲呢玩耍的时候,总之爹在俺大脑里是没有概念的,因而庄上的长者经常挑逗俺,说俺家来的这个人是过路客,是白在俺家混吃混喝混住的,让俺撵他走。然而俺是没有那种勇气和举动的。
俺七岁时在庄上的小学上了一年级,俺在书本上认识了“爹”字,恍然间俺有了“爹”的意识。放学回家后俺问俺妈俺爹在哪里?他是干啥的?每回上俺家来的那个人是不是俺爹?俺妈回答得很简单,他就是你爹,他在外面当工人。从此俺就知道了俺有一个在外面当工人的爹,这在庄上是无比荣耀和体面的事。
俺爹咋在外面当上的工人?就连俺妈也说不太清楚。后来还是通过庄上长辈们的介绍。俺才知道了一个大概。俺爹年少时非常命苦,他出生时他的母亲也就是俺的奶奶出现了大出血,很快就撇下还没有吃上一口奶的俺爹离开了人世。他的爹也就是俺的爷爷没过两年也得了重病离开了人间。就这样俺爹在刚学会走路时就成了孤儿,他是靠叔伯大爷家的奶奶照顾长大的。爹很懂事。为了减轻大爷家的生活负担,十余岁时就去给庄上的一户地主家当长工。后来赶上闹灾荒。庄上饿死了很多人,俺爹就和俺大爷一块外出要饭。那时候兵荒马乱的到处都在受灾,有很多人都饿死在了要饭的路上。时间不长。俺大爷就受不了在外面流浪要饭的苦一人独自跑回了家。一日。孤苦伶仃的爹差一点饿死在县城的街头,是一家烧饼店的主人给了爹半个烧饼和一碗水救了爹的命。爹痛哭流涕地跪在地上给人家磕头谢恩。店主人得知俺爹的家境后非常同情他,就答应把他收留下来留在身边做名小伙计。爹又是一阵嚎啕大哭给店主人磕响头,头都磕出了血。解放后县城很多单位都进行了公私合营,就这样爹就自然而然地进了工厂当了一名工人,职务还是老本行在单位食堂当炊事员。后来俺和俺大爷聊起俺爹的事情时,俺大爷说俺爹是因祸得福捡了一个便宜,而他就是当年在外面吃不了要饭的苦,最终回到家里当了一辈子农民。
俺爹在豫鄂辗转工作了好几个单位,1968年建设二汽时,他从武汉发动机厂被抽调到二汽仪表厂工作。俺家在河南农村生活的四口人的户口也在1972年迁到了襄樊,从此俺们一家五口人过上了团圆的日子。
俺爹没什么文化,还是在工厂里早期开办的扫盲班里学会了一些汉字,但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让俺帮他给老家的亲戚们写封信问候问候。那时候俺读小学,也不会写信,但字已经比爹认识得多多了。但俺还是很不情愿写信,主要是怕写不好,每次俺都要反问爹咋写。俺爹这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坐在俺身边点上一根烟反复念叨着以往写过的内容,什么家里还好吧?庄稼长得咋样?身体都还健康吧?等等等等。其实信的内容就是爹的口述,我只不过起了个记录的作用罢了。
俺爹一生忠厚老实,与世无争。他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无论被分配到哪里,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克己奉公,脏活累活抢着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千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记得俺在刚参加工作的那会儿俺还亲眼在当时的《二汽新闻》报上读过他的事迹。俺爹至今还保存着他获得的厚厚一摞子“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证书。
俺爹一生很节俭,他几乎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裳,大部分时间还是习惯穿已洗得褪了色的工作服,他也绝对不让俺们子女给他买,他说只要衣裳不破不烂穿着干净舒适就中。俺爹在生活上也很节约,家里每次吃剩下的残羹剩饭他绝对不让俺们倒掉,都让他混合到一块煮泡饭或下面条吃了。有次俺偷偷倒掉了一回,被他发现后狠狠地训斥了俺一通。硬是骂俺是败家子,忘本了。过去老家属楼的楼道里用的公共照明灯都是拉线开关,他都会不厌其烦地随时出手把它关了。他的这种行为曾遭到过他人反感。俺们子女也劝说他别太认真,路灯用电又不是自家的何必得罪人,他却给俺们嚷一顿说“公家的电也不能浪费”,吓得俺们再也不敢吭声了。俺爹还有很多让人看不惯的老习惯。还是俺舅总结得好:“你爹是苦命出身,他知道珍惜生活。”
俺爹意志很坚强,退休后得过几次重病都没能把他击倒,他每天坚持下楼活动锻炼,他只要自己能挪得动步子就坚决不让俺们搀扶。如今他已经八十多岁了,手脚已不再利索,但他的顽强自理精神丝毫没有改变。俺衷心地祝福他老人家身体健康,精神快乐,永远和俺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二
俺妈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她在庄上人缘甚好,在俺的记忆中俺家的人气指数非常高。东院的大娘西院的婶,南院的大爷北院的叔,还有这姨那姑的,他们都会在吃饭或闲暇时不约而同地端着在自家盛满饭的大碗蹲在俺家院门口的老槐树下或院子里吃饭、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