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剧种给我们的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剧种给我们的思考   摘要:山西地方戏曲剧种有52个之多,占全国总数量约七分之一。当前,在舞台上可见可闻的已少得可怜,其中因素甚多。秧歌又因其牢固的地域性、别具的形成因由,曾盛传一时,同样缘故,又导致它们走向历史。作者依据多年田间走访和调查,并参照若干史料,立于音乐声腔方位,铺写为文,以期望唤醒且得到保护这些民间艺术的目的。   关键词:长治地区;秧歌音乐;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J 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72(2007)01-0021-04      据史料和当今戏曲界形成的共同观点一致论定:全国戏剧种类约有360个,而山西省地方戏曲形式有52个之多,占总数量的七分之一。所以,“中国戏曲艺术的摇篮”之誉冠于三晋故土,此言不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钟灵毓秀的人文气侯,使得黄河母体文化与太行载物厚德在解州(今运城)关汉卿、阝奥 州(今河曲)白朴、太原乔吉、平阳(今临汾)石君宝、郑光祖等梨园名流笔下生动并弘扬起来。去了的是远逝岁月,留下的是幽幽文化香火,至今依稀在书本与民众的口耳中。依据著名戏曲声腔研究专家寒声老先生把这个多剧种之乡上所呈现的分门别类言:有吟诵体戏剧,如晋南锣鼓杂戏和晋北赛赛;有吹腔戏,如成为绝响的上党罗罗腔、赚(或卷)戏、孝义皮影纸亮子;有尚保存了宋、元某些词曲结构的套曲体戏剧和眉户一类联曲体戏剧;有清戏之类吸收早期板腔体的戏剧;有尚在徒歌干板演唱的高平干板秧歌,汾孝干板秧歌等秧歌小戏;有襄垣、武乡秧歌、壶关秧歌一类初期板腔体戏剧;更有号称山西四大梆子、上党大落子和濒临绝灭的上党皮黄一类纯粹板腔体戏剧;以及加了丝弦的祁太秧歌、左权小花戏和沁源秧歌之类由民歌专曲体转向一曲多用的秧歌戏或民歌体小戏……   全国360余剧种,可谓济济一堂。如何区别开来?按行政区域划分,用每一省的简称命名:四川为川剧、云南称滇剧、吉林是吉剧、山西为晋剧、陕西人号称八百里秦川,叫秦腔。京剧是国粹,代表中国,自不待言,同前列共为大剧种,而地方戏曲形式有着称谓诸多的名称。   我们当以何分辨剧种? 生、旦、净、丑,当以脸谱、髯口明之;相貂、乌纱、王冠、三环套应用形状名之;山、水、龙、凤,观众心中早已了然;并且,这一些在每一个剧种里都会有角色、服装、道具、布景和表演程式,同样也有自己的乐队或大或小;但不同的是乐队演奏的乐音,各有千秋。   剧种的分类以什么为依据?自然应从音乐、唱腔、剧目、表演上的特点去考虑。首先是音乐唱腔,因为它是识别戏曲剧种特征的主要依据。①   遵照寒声先生的说法:在晋东南地区有8种秧歌名称,都以地区命名而加以识别;其中壶关秧歌又是从长治县西火干板秧歌演化而来,襄垣秧歌、武乡秧歌同属襄武秧歌,故把它们分为襄武秧歌、泽州秧歌、沁源秧歌、潞安秧歌4种。上世纪90年代初期,撤销晋东南地区行政建制,原南五县沁水、晋城、高平、阳城、陵川划属晋城市。   今之长治地区只有沁源秧歌、襄武秧歌和西火干板秧歌。      一、西火干板秧歌      西火干板秧歌脱胎于迎神赛社活动中的院本和队戏,已有1000多年历史,作为戏曲的一个支脉,它同样有娱人和祭祀的作用。在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长治县境内神庙很多,如西火的天下都城隍庙等,每年于农历四月和十月要进行春祈秋报的迎神赛社活动。   院本戏的主要特征:以说为主,配以简单的锣鼓点使之成戏。起始的西火干板秧歌承袭了此一演出特点,在而后的发展过程中,加入韵,形成散韵兼有的特点,又为提高观赏性,在部分主要语句上辅以曲调,改为唱说结合的形式,以七言格为主,兼有十言格。   西火干板秧歌产生于长治西火、壶关赵屋一带。两地矿产丰富,铁业制作加工业比较发达。打铁匠人生活不断,甚是兴隆,这些工匠主要生产钉鞋钉等日常生活用具。钉鞋钉共7个棱角,每一个角需打两下才可成形,为解除劳动苦闷,铁匠在每打一下用“哼”、“呀”来和节奏,就形成了西火干板秧歌最初的上、下句七言格的毛坯小调。此一说法,在当地甚为广传。句式中间有固定的打击乐相接,没有管弦乐器伴奏,故称为干板。由于干板秧歌的单调性,经后来地方艺人的尝试,逐渐出现了弦乐的伴奏,从而演化成而今的壶关秧歌、高平秧歌、州底秧歌,范围也从起初的发源地长治县西火镇一带,迅速遍及壶关、陵川、高平、沁水、襄垣、沁县等地。   壶关县于1960年10月成立专业秧歌剧团,音乐工作者在老艺人协助下,于弦乐的伴奏基础上,又陆续吸收了许多民间小调、小曲,并借鉴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的一些唱腔、唱法,才形成今天的西火秧歌的唱腔音乐。   西火干板秧歌的上下句落音均为徵,也有上句落徵,下句落商的结构,中间过门以打击乐相连。乐队有文场、武场之分,武场乐器有:二簧鼓、大锣、小锣、钹和梆子(长方形,内空);文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