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E第六組-高山動植物介紹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pptVIP

6E第六組-高山動植物介紹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E第六組-高山動植物介紹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高山動植物介紹 六信 第六組 製作人:11號 陳孟哲 17號 張琮禮 18號 高蒞翔 20號 許絜雲 25號 高子茜 28號 曾千綺 內容大綱 台灣高山環境特色 高山寒原生態系 高海拔地帶 台灣高山環境特色 臺灣位於亞洲大陸棚東南邊緣,受 海洋板塊的擠壓,造成臺灣島的隆起,是一個地質年代甚輕的褶皺山脈地區。山勢高低起伏,3000公尺以上高山眾多,山頭林立,形成一座座的生物棲息島,這是臺灣生物非常多樣化的原因之一。 高山寒原生態系 特色: 本生態系大致分布在海拔3500公尺以上之 高山地區,位於絕嶺頂或這些山頂下的不穩定地帶。 高山植物群 形態特徵: 葉片呈被針形或線形,三葉輪生,果實呈圓形或橢圓形,為常綠性針葉樹,依生長環境可呈現喬木與灌木兩種形態。 棲地分布: 玉山圓柏分布在海拔3400公尺以上之高山寒原帶。 形態特徵:依生長環境可呈現喬木與灌木兩種形態,花色由白至粉紅皆有。每年五月到八月為花季 棲地分布:玉山杜鵑分布於3100至3900公尺之間,是台灣杜鵑類分佈最高者。 形態特徵: 花朵頂生,色彩紫紅色,花萼四裂,花辦四枚。每年六至九月開花期 棲地分布: 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區一帶,其他山區少見。 高山動物群 俗 名: 狗熊、白喉熊 形態特徵: 冬季時全身皮毛粗黑,夏季轉為棕褐色,因胸前有一「V」字形白色斑紋,故又稱「白喉熊」。 棲地分布: 為台灣特有亞種。 生態習性: 習慣邊走邊覓食,食性廣,包括木本、草本植物之嫩芽、果實、種子及昆蟲、蚯蚓等。雄鳥羽色較艷麗,雌鳥則多為暗栗褐色。 形態特徵: 身長僅9公分,為鳥國中的迷你鳥 生態習性: 叫聲為「茲、茲─」尖細而高,主要以昆蟲為食。個性活潑,常單獨行動。 棲地分布: 為台灣特有種。 形態特徵: 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體被圓鱗,叉形尾。 生態習性: 肉食性。只適合18℃以下水域生存。主要攝食蜉蝣、石蠶等水生昆蟲或跌落水面之陸生昆蟲。 棲地分布: 僅分布於武陵地區的武陵溪下游、七家灣溪主 流及其上游無名溪。 面臨問題: 颱風帶來洪水,加上人類不當措施如溪流兩 岸農業行為、攔砂壩的阻隔、森林砍伐、遊憩 的衝擊,引起棲地很大變化,造成其生存的嚴重威脅。 高海拔地帶 特色: 本區生態系受人為干擾最少,各種原始森林或原生植物多能維持原貌。分布高度包括3000~3500公尺的亞高山針葉林帶及2500~3000公尺的冷溫帶針葉林帶。 高海拔地帶植物群 形態特徵:毬果為長倒卵形,垂生在小枝先端,枝條輪生,樹皮灰色或灰紅褐色。 棲地分布: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3100公尺之間,氣候屬冷溫帶。 形態特徵: 為一個球莖及一枚葉子構成的植物體,開紫紅色豔麗花朵。 棲地分布: 海拔2000公尺至3700公尺之高山寒原帶。 高海拔地帶動物群 形態特徵: 體軀幹長雖為台灣產草蜥屬蜥蜴中最大者,但尾巴與身體比例卻為台灣產草蜥屬蜥蜴中最短者,舌頭有明顯分叉,腹面為白色,體色以褐色為主。 生態習性:為日行性爬蟲,主食昆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喜於高海拔碎石坡或灌叢間雜之裸露地面活動。 棲地分布:為台灣特有種,主要分布在台灣中部偏北之雪山山脈山區。 形態特徵: 尾部呈棍棒狀、體表光滑,顏色變化大,主要為淡褐色、黃褐色或粉紅褐色,身上散佈不規則的粗大深褐色斑紋。眼小突出,前肢細小,皮膚柔軟黏滑。 生態習性: 喜愛吃食鼠婦及土壤中的節肢動物。 棲地分布: 為台灣特有種,僅分布在本島中央山脈海拔3000公尺以上未受干擾的地區。 形態特徵: 頭部較大,吻長、鼻端裸出成為尖狹的獠牙。 生態習性: 雜食性動物,喜歡尖狹的獠牙拱地,為了覓食,長鼻子及獠牙把農田翻得面目全非,翻搗農作物,說是農民最頭疼的野生動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