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疗效监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疗效监测课件

* PD: 至少符合以下一项(以下所有数据均与获得的最低数值相比): (1)血清M蛋白升高≥25%(升高绝对值需≥5 g/L);如果基线血清M蛋白≥50g/L,M蛋白增加≥10 g/L即可; (2)尿M蛋白升高≥25%(升高绝对值须≥200 mg/24h); (3)如果血清和尿M蛋白无法检出,血清受累FLC与非受累FLC之间的差值增加≥25%(增加绝对值须100 mg/L); (4)如果血清和尿中M蛋白以及血清FLC都不可测定,则要求骨髓浆细胞比例升高≥25%(增加绝对值≥10%); (5)现存骨病变或软组织浆细胞瘤增大≥25%,或出现新的溶骨性病变或软组织浆细胞瘤; (6)出现仅与浆细胞异常增殖相关的高钙血症。在开始新的治疗前必须进行连续两次的疗效评估。 拟移植病人疗效监测 4疗程诱导 CTX动员 预处理 注:诱导治疗期间,每疗程后复查M蛋白定量 非移植病人疗效监测 诱导治疗 注:诱导治疗期间,每疗程后复查M蛋白定量 继续4疗程(共8疗程) MM患者疗效监测时间及监测指标 监测指标 监测时间 监测意义 M蛋白(血清蛋白电泳) 初诊;诱导治疗每一疗程后;移植前和移植后;维持第1年每3个月1次,2年后每半年1次 初诊: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基线 后续监测:疗效评价(有效或PD) IF(包括血,尿) 初诊;移植前和移植后(非移植在诱导4疗程后和维持前);维持治疗第1年每3个月1次,2年后每半年1次 初诊:分型、疗效评价的基线 后续监测:评价疗效 血清游离轻链 初诊;移植前和移植后(非移植在诱导4疗程后和维持前);维持治疗第1年每3个月1次,2年后每半年1次 初诊: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基线 后续监测:疗效评价(有效或PD) BM细胞学+Flow 初诊;移植前和移植后(非移植在诱导4疗程后和维持前);维持治疗第1年每3个月或6个月1次,2年后6个月1次 初诊:诊断、疗效评价的基线 后续监测:评价疗效(尤其非分泌型)。监测MRD(新疗效标准,ICR) X-照片 初诊、疗效(6个月)、疾病进展时(必要时) 诊断、疗效、判断疾病进展 MRI 有条件WB-MRI,同X-照片 主要用于怀疑椎体病变的判断,WB-MRI可起到类PET-CT的作用 PET-CT 初诊;移植前;维持治疗第6、12和24mon。主要用于拟移植患者 初诊:评估病变累及范围尤其髓外病变情况 后续监测:评价疗效(新疗效标准,PET-CR),尤其监测髓外病变 内容 MM的诊断及进展 MM的疗效监测 MM疗效评判进展 骨髓浆细胞5% 血尿 IF阴性 髓外浆细胞瘤消失 追求CR以上的疗效:MRD监测的启示 MRI判断疗效 目前尚无标准 局灶性病变 f-CR(focal complete remission)FL全部消失; f-PR(focal partial remission)FL数量减少≥50%; f-SD(focal stable disease)FL数量减少50%或无变化; f-PD(focal progressive disease)FL数量增多。 弥散性浸润病变 d-CR(diffuse complete remission)弥散性浸润完全消失; d-PR(diffuse partial remission)减少到一定程度但与正常骨髓相比仍可以检测 d-SD(diffuse stable disease)弥散性浸润稳定 d-PD(diffuse progressive disease)弥散性浸润增加 1.Usmani SZ, et al. Blood.2013;121(10):1819-23 2.Hillengass J, et al. Haematologica.2012;97(11):1757-1760 用MRI监测MRD 用MRI监测MRD优缺点 PET-CT判断疗效 目前尚无标准 A:PET-CR是指原先高的SUV转阴;PET-PR是指原先增高的SUV值减少20%以上,但未完全转阴;如增加50%以上的局部病变或新出现的损害或新的髓外病变出现,认为是疾病复发或进展。 B:但由于正常机体组织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代谢(即本底),理论上认为只要原先增高的SUV回到正常组织的代谢水平(本底)即可认为达CR,而不是要求一定转阴。 Zamagni E, et al. Blood 2013 122: abstract 1936 Caers J, et al. Haematologica. 2014 99(4):629-637 用PET-CT监测MRD 29%传统定义CR的患者用PET-CT可以发现MRD 用PET-CT监测MRD优缺点 sFLC在CR患者中的意义有待证实 22%传统定义CR的患者可以发现异常游离轻链比值 IHC在低MRD状态时不够敏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