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云南中考语文专题限时集训:24 文言文阅读
专题限时集训24
云南必考课内16篇文言文限时集训(三)
(时间:30分钟 分数:70分)
第6篇 《三峡》(2013德宏已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2013德宏中考)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不见曦月
__日光,这里指太阳__
(2)属引凄异
__延长__
2.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译文: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__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译文: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__
3.作者在写三峡的水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夏季?(2分)
__作者重点写江水,而水以夏水为盛,故先写夏水。春冬之水都显示出清丽幽美,秋季之水显示出凄婉之美,故写四季之景时,先写夏季。__
4.文章最后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2分)
__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之美。__
(二)(2014重庆A卷中考)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1)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 )
(2)夏水襄陵( 漫上 )
(3)不以疾也( 快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译文: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__
(2)属引凄异,哀转久绝。
__译文: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啼,声音连续不断,异常怪异,在空荡的山谷里回传,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__
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描写“春冬”景物后感慨道“良多趣味”。你认为这里所说的“趣”指什么?说说看。(2分)
__“春冬之时”(即三峡的枯水期)的景物有“清荣峻茂”之象,因而使作者感到有“良多趣味”。__
4.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峡,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写一则广告词。(要求:体现三峡特点,朗朗上口,20字以内)(3分)
__连绵三峡奇景,敞开四季温情,三峡欢迎你!__
(三)(2016原创预测)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原意为奔跑,在文中的意思是飞奔的快马__
(2)空谷传响
__原意为发出声音,在文中的意思是回声。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译文:水清,树荣(茂盛),山峻,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__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__译文: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凉。__
3.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2分)
__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写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__
4.三峡适合建水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4分)
__理由1:水流急。原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
第7篇 《马说》(云南近5年未考)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2015柳州中考)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故虽有名马 故:__因此__
(2)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__两马并笃__
(3)不以千里称也 称:__著称__
(4)才美不外见 才美:__能力__
2.选择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C )(2分)
A.千里马常有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D.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__译文: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__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译文: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__
4.“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__反问。表达了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6《云南的歌会》课件(10张).ppt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22《五柳先生传》课件(10张).ppt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4《大雁归来》课件(9张).ppt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19 《观舞记》课件(16张).ppt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30《诗五首》课件(15张).ppt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11张).ppt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5 《我的童年》课件(8张).ppt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9《马》课件(18张).ppt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8《吆喝》课件(9张).ppt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2《我的母亲》课件(12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