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度近视的遗传病因学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高度近视的遗传病因学研究进展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00
【摘 要】高度近视也被称作病理学近视眼,目前对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显示其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同时后天的环境因素也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本次从遗传病因的角度出发,对高度近视的遗传因素及高度近视分子遗传学进行研究,对高度近视遗传基因进行定位并筛查分析。
【关键词】高度近视;遗传基因;病理学分析
高度近视主要指近视度数>600度的屈光不正恶性近视,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眼球突出以及眼部有黑影、暗适应功能差等。同时,随着病情的发展一些患者易出现青光眼、白内障或弱视、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大量临床实践研究发现,高度近视呈现明显的遗传学倾向,存在家族差异。
1.高度近视的遗传模式
近年来眼科临床病例研究显示,高度近视有明显遗传学,其中常见的遗传模式包括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常染色体隐形遗传。从病发情况来看,目前临床高度近视可表现为单纯性高度近视以及高度近视病发多种疾病等,它们具有各自的遗传方式。从眼屈光状况来看,它受到多种因子的影响,其中眼轴长度、角膜屈光、晶体位置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但高度近视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可表现为眼轴延长、巩膜异常以及视网膜、玻璃体变性等。Sorb研究发现决定眼轴长度的多个基因和决定角膜屈光度的多个基因对高度近视起着决定作用[1]。
2 高度近视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2.1 高度近视基因的定位研究
临床研究中,经过家系连锁分析存在的高度近视基因位包括有MYP1、MYP2、MYP3、MYP4、MYP5。其中MYP1定位于Xq28;MYP2定位于18p11.31;MYP3位于12q21-q23;MYP4定位于7q36;MYP5定位于17q21-22[2-3]。
2.2 高度近视相关联的眼部疾病及全身痰病的候选基因的定位
2.2.1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它属于青光眼常见类型之一,患者表现为眼压身高,前房角正常,一般采取手术治疗。
遗传学研究显示其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同时青光眼与高度近视直接呈正相关,高度近视患者中开角型青光眼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在连锁及单倍型分析中,青少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候选基因定位于lq21-q31,该基因突变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密切相关。
2.2.2 Stickler综合征。该病症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剥离、视网膜变性以及先天性高度近视等,临床症状表现为面部特征的改变、腭裂以及智力发育迟缓等,不同家族中表现略有差异。遗传学研究认为它由胶原2A1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定位于12q13.1-q13.1[4]。
2.2.3 Marashall综合征表现为高度近视、特征性面部改变以及耳聋等,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软骨发育异常。目前,病理学研究已证明其主要位于lp21编码Xl型胶原纤维的O0L11A1基因突变引起。
2.2.4 Marfan综合征。它是一种多系统组织的基本,常造成心血管、眼、骨骼肌等系统损伤,目前定位于15q21.1的Frib-rillin基因突变。
2.2.5 Knobloch综合征。它属于一种常见的遗传病,目前发现的候选基因位于21q22.3约4.3cm的范围内,COL6A1基因的突变可能与其密切相关[5]。
三 结语
高度近视具有较高的致盲率,此类人群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不同的家族见呈现出不同的发病率和遗传异质性。随着当前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子遗传学的研究,高度近视致病基因得以明确。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度近视致病基因突变情况尚未明确;第二,对基因突变的定位和克隆尚未完成;第三,高度近视基因的功能、表达、调节尚不清楚。为全面掌握和了解高度近视遗传基础和病因,临床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最终提高高度近视人群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Farbrother JE,Kirov G. Owen MJ,Pong-Wong R,etal. Linkage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loci for high myopia on 18p,12q,and 17q in 51 U.K. families[J]. I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4,45(9):79-80.
[2]Nuuml;rnberg G,Jacobi FK,Broghammer M,etal. Refinement of the MYP3 locus on human chromosome 12 in a G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课件.ppt VIP
- 2024年华医网医学继续教育答案三套整合.docx VIP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AI+职场:AI公文写作高效进阶实战.docx VIP
- 【一流】全新2025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共35).docx VIP
- 航空油料计量统计员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考试题(附答案).doc VIP
- 2025江苏苏州市昆山高新集团有限公司选聘子企业负责人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含氯消毒液配置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可编辑).pdf VIP
- 心梗合并心衰护理查房.pptx VIP
- 红色校史课_红色校史题库2022.pdf VIP
- 2025云南昆明供电局项目制用工招聘4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