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文新文学的域外传播与流响-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第11期 山 东社 会 科 学 No.11
总第207期 SHANDONGSOCIALSCIENCES GeneralNo.207
华文新文学的域外传播与流响
———新马华文新文学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
苏永延
(厦门大学 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8)
[摘要] 新马华文文学是在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下,由依赖进而逐步本土化,最终茁长起
来的。本文从中国新文学思潮的海外回响、现实主义创作主潮汹涌奔流、落地生根坚忍不拔
的创作队伍三个方面,阐述了新马华文文学与中国新文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海外华文文
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关键词] 华文文学;新马华文文学;海外传播 ;中国新文学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2]11-0035-08
一个国家的语言或文学传播到另一个国家之后,常常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接受、改造、融合、发展,并加入
了所在国的语言或文学等因子,才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貌的语言或文学,其间历时长久不定,这就是语言与
文学传播、发展的一种常见形态。另外,在另一国家成长起来的文学,一定程度上也会与母语国文学产生呼
应效果。如英语文学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传播与对英国文学的呼应就是如此,这使得文学的传
播与流响显得绚丽缤纷、多姿多彩,文化与思想观念的传播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扩大,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
的现象。如果我们考察华文文学发展过程的话,也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富有启示性意义的问题,本文拟从新马
华文文学的发展来对此问题加以深入探讨。
所谓“新马华文文学”,一般是统称20世纪初在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诞生的华文新文学,1965年新加坡独
立前,为“马华文学”;1965年以后,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分别被称为“新华文学”与“马华文学”,人们
合称之为“新马华文文学”。新马华文文学是在中国五四新文学思潮影响下诞生的,既承继着中华传统与现
代文化的因子,也在当地与其他语言的文学一起,成为所在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王瑶先生曾对这一发展
过程作了十分精辟的分析,“20世纪,一方面是被压迫民族的独立,现代民族国家以及相应的现代民族关系
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各民族国家及其文学互相交流、影响、渗透并在保持各自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形成
①
某些共同特点的过程。” 新、马作为新兴的民族国家,其文学发展道路也一样有过文学的交流、影响、渗透等
诸多因素。新马华文文学经历了从中国移植,到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的艰难历程,与中国新文学有着紧密的
互动联系。
新马华文新文学,既有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因子,也与所在国文学各因素不断交融,形成中华文化开
放在异域的奇葩。现拟从文学思潮、创作潮流及作家队伍这三个层面,来阐明新马华文是如何在中国新文学
的影响下,由依赖移植进而逐步本土化,并最终茁长起来,且与中国文学产生一定的呼应的。
一、中国新文学思潮的海外回响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曾在马来亚这块热土上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有较大文学影响应自清末始,康有为、梁
收稿日期:2012-05-02
作者简介:苏永延(1970—),男,文学博士,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史学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东南亚华文文学与殖民主义”(项目批准号:10YJC752036)的研究成果之
一。
①王瑶:《中国作家笔下的东南亚》,载《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35
启超、黄遵宪、邱菽园等文化人士,曾在此地播洒下中华民族文学的种子,功不可没。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新文
学潮流,随着一批批文化人的南渡,在出版、交通逐渐发达的时代逐步外传,马来亚地区分明感受到了这种强
大的影响力。1919年《新国民日报》刊登了具有现代新文学意味的小说,由此正式拉开了新马华文文学的帷
幕。从此,中国的文学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hotoshop2020平面设计实例教程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原卷.pdf
- 30题保险理赔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专《数学》(理科)真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课件.ppt VIP
- 航空煤油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预习卡.pdf VIP
- 第一单元 传统工艺制作---劳动预备 课件(共两课时40张PPT).pptx VIP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 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