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萧山三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曲-萧山三中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顾坚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2)魏良辅革新昆山腔(“水磨腔”、曲调、乐器伴奏);使其具备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 3)梁辰鱼将昆曲剧目率先推上戏曲舞台并获得成功。 4)成为“官腔”,清初,昆曲名称产生。 时间:从明万历年间到清乾隆末年 表现: 1)新剧作层出不穷; 2)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角色分工越来越细。 3)折子戏的出现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 曲 2001年5月,第一批。 中国古琴艺术 2003年11月 第二批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11月 第三批 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5年11月 第三批 *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游园惊梦》 《太白醉酒》 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京剧、越剧、黄梅戏、昆剧、评剧、豫剧、晋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 一、走近昆曲--概念解释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2、昆曲的兴盛 弱点暴露 花雅之争 3、衰落 三、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其一:昆曲的曲文和曲牌 其二:昆曲的音乐和唱腔 其三:昆曲的剧本结构 其四:昆曲的舞台表演 “百戏之祖” “国宝级的活化石” 其一:昆曲的曲文和曲牌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 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牡丹亭》 【武陵花】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 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 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 交相迸。 ——洪生《长生殿》 昆曲的诗词吸收了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 古典文学的精髓,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雅 致,而昆曲的词牌也为其他戏曲所沿用。 其二:昆曲的音乐和唱腔 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弦乐和打击乐,而这也为后来其他戏曲继承。 昆曲的文词典雅华美,唱腔缠绵婉转、妩媚清丽,舞姿细腻与优雅唱腔融为一体。融合了戏曲成熟之时北方杂剧和南戏的唱腔,使“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具有全民族代表性戏曲。 其三:昆曲的剧本结构 戏剧结构:“合——离——合,双线平行”,是中国戏曲所特有的。 1、角色制——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 脚色为人物之分类,即戏曲中的生、旦、净、末 、丑 其四:昆曲的舞台表演 2、严格的程式化 其四:昆曲的舞台表演 昆曲的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 套程式和技巧 比如扇子的使用:“文扇胸,武扇腰,丑扇肚,谋扇肩,僧扇手心,道扇袖。”、 比如服饰、穿戴: 中生——有才华的少年书生,也叫扇子生,穿厚 底靴子,穿长衫,要拿扇子。 官生——戴着官冕的行当。 其四:昆曲的舞台表演 3、脸谱和戏装 程咬金 廉颇 包拯 曹操 吕蒙 宇文成都 一种脸谱传递着一种生活态度 其四:昆曲的舞台表演 3、脸谱和戏装 四、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 “昆曲叫好不叫座”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昆曲现在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存在什么问题? ? 浙江婺剧团成立于1956年。成立以来抢救、发掘婺剧传统遗产,先后收集、记录了800多个大小剧目和3000余首唱腔、曲牌,整理了婺剧独有的传统脸谱和服装图样,使大量珍贵传统艺术资料得到了保存;同时创作、改编、整理、演出了《黄金印》、《送米记》、《三请梨花》、《雪里梅》、《断桥》、《僧尼会》等许多优秀剧目。许多优秀婺剧剧目被制成音带、唱片、VCD,远销全国各地并被诸多观众珍藏。随着戏曲受众的范围越来越小,婺剧目前很不景气,观众和演员都处青黄不接的状态,很多剧团陷入困境。 1.人才匮乏 2.资金短缺 3.剧场不足 4.旋律优美,唱词艰深,不易听懂,需要 更新 一、昆曲的现状 晚明至清朝乾嘉时期独霸中国剧坛两百多年. 2、本课测评P103 你认为拯救和保护昆曲的当务之急是什么?道理何在? 提示:拯救和保护昆曲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加深从上到下,整个中华民族对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因为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转化为自觉、积极保护昆曲的实际行动,才能有效地达到目的。 知识回顾:什么是非物质文化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