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多山 古代巴蜀两国的分界线.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多山 古代巴蜀两国的分界线   当我们在地图上看到各省市清晰的分界线的时候,总会想起:几千年前的诸侯国之间又曾是以怎样的方式,怎样的载体来划分国界线的?而作为重庆人或者来重庆的旅行者,最为关心的是:许多年前,巴、蜀两国应该是怎样划地而治的?   要解开这个谜题,就必须去到重庆的潼南地区,那里拥有奇迹的创造者――龙多山。   龙多山,位于重庆潼南县檬子和合川区龙凤、赤水三乡交界处,距合川城区60公里,距潼南县城20公里。因为峰岭逶迤,绵延天外,仿佛一条腾飞的巨龙,所以得名龙多山。   龙多山风景优美。水田如镜,终年不干,星罗棋布,如诗如画。这里不仅有“二仙传道”、“滴水成珠”等风光景点,还有 “望夫石”、“千佛岩”、“铁锁坟”等离奇传说。而“鹫台献瑞”、“飞仙流泉”、“横江白练”等更是被当做“龙多山八景”而闻名遐迩……   然而,这些美景还不算神奇,最大的神奇应该是:历史上的龙多山,就是古代巴、蜀两国的分界线。      石破天惊:一石分两国   有意思的是:龙多山的光辉身世其实和一块神秘的巨石有关。   从表面上看,那块神秘的巨石甚至显得有些平淡无奇:巨石位于龙多山山顶,长25.6米,宽17.5米,高2.4米;整个外型呈长方形,表面光滑平坦,但中部断裂分开。而这块巨石的奇特之处,就在于这条中部断裂分开的裂缝。   相传在三千多年前,四川盆地分为巴国和蜀国两个奴隶制国家。当时,涪江是四川连结外省的主要水道。而龙多山正处在涪江河的东岸,是涪江流域和嘉陵江流域的地理分界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那时候,巴国和蜀国之间为了争夺疆域,矛盾重重,两国之间常年发生激战。然而,双方势均力敌,谁也不能以绝对的优势迅速消灭对方,因此,巴国和蜀国之间的边界就一直不能最终划定。可以想见,这种“不确定”的处境不仅没能搁置两国间的矛盾,反而使双方都多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   于是,恶性循环开始了:巴王、蜀王连连发动征战,争夺龙多山,造成两国国内生灵涂炭,万马齐喑。双方相持不下,士兵伤亡巨大,民众苦不堪言,而巴蜀两国谁也不愿主动退兵。这时候,突然在某天的一场大雾中,出现了一声山崩地裂巨响……等大家回过神来,才发现原来是山顶的一块巨石猛然分裂,自上及下,分裂处笔直坚硬,仿佛是牵绳刀切而成。   巴蜀两国的兵马有些惊慌。从此两国都无心恋战,巴王和蜀王也都不约而同陷入了沉思……最后,他们只能将这一切归于天意,认为是天神欲使两国割地而治。这之后,双方各自退兵,以巨石作为两国的分界线。结束了两国之间兵荒马乱、常年战乱的局面。   随着时间的变迁,后来,巴蜀分界石的周围逐渐变为了3个县:东边为合川县,北边为蓬溪县,西边为遂宁县。因此,昔日的巴蜀分界石,又多了“一脚踏三县”的说法。      未雨绸缪:龙多山城的修建   龙多山的身世不仅神采飞扬,而且充满脚踏实地的厚实。在这里,历史大刀阔斧地将它和一个传奇联系在了一起,使它成为了一座英雄之城。   说到龙多山城的来历,还必须先说说钓鱼城的来历。   事实上,南宋以前的龙多山和钓鱼山都是没有城的。只是到了南宋晚期,宋蒙(元)战争爆发,蒙军攻破巴蜀,挥戈南下,时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事的余?d,为了能保住上游这块战略要地才在此筑城。   那是淳佑二年(1242年)的一天,正当余?d为不容乐观的局势感到束手无策时,有两个人找上门来。这二人便是冉进、冉璞兄弟,他们是播州(今贵州遵义)人,因为战乱,充了军,正好在余?d的部下。   兄弟俩根据丰富的行军经验,发现出蒙古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于是,二人向余?d建议道:“守蜀之计在于守合州,而守合州之计在于守钓鱼城”。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余?d感到毫无头绪的战势正在走向明朗。因此,余?d将二人奉为座上宾,进一步探讨详细的战略布局。经过周密考虑,最终,余?d采纳了冉氏兄弟“择险、任人、积粟、驻兵、徙城”的策略。   正是依据这一策略,余?d才充分发挥了四川大山深谷和激流险滩的优势,率领众人构筑出古代防御型要塞钓鱼城、龙多山城、天生城、云顶城等100余座山城。并按计划将附近区域内的府、州、县治,全都通通迁到了新建成的山城里。所有这些山城中,有八座战略位置十分突出的山城,合称为“山城八柱”。这些大大小小的山城星罗棋布,互相勾连,形成了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全川防御体系。   也正是在这一年,潼南的当地军民开始在龙多山开凿石头筑城。   根据原定计划,人们依山为垒,建成了周长约3公里的独立山城,并按东南西北的方向各开了一个城门在万丈绝壁之上,分别定名为:永镇门、瑞映门、太平门、迎恩门。为了增强防御功能,人们还特意在这四座城门的门外又各自建了高墙护体。加之,山城的城垣多依悬崖为屏障,地势险要,宛如金城汤池。这样一来,龙多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