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牦牛主要疾病的防控进展及发展趋势PPT
;一、概 况;中国牦牛省份分布图(据2005年数据);Tibetan Yak Herders - A Tale of Changing Traditions and Changin
Climates (Michelle A Haynes,et al, 2010);Tibetan Yak Herders - A Tale of Changing Traditions and Changin
Climates (Michelle A Haynes,et al, 2010);2.1 牦牛炭疽病
牦牛炭疽: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病。
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夏秋温暖多雨季节和地势低洼沼泽地带发病多。
我国耗牛分布地区历史上就有本病存在,青海、甘肃常有报道(西藏那曲,山南2011年3月、4月发生炭疽,且人发生皮肤炭疽)。;本病临床上临床特征是发病突然,高热,可视黏膜发绀,天然孔出血,死后尸僵不全,血凝不良,皮下及浆膜组织呈出血性浸润和脾脏肿大。确诊后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对病死牦牛按照相关规程进行处理。
;牦牛炭疽散发,有一定的区域流行性,虽然有疫苗可供预防该病,但目前尚未列入强制免疫范围,只是在发病后最为紧急预防接种用,由于该病是人畜共患病,建议在流行地区进行强制免疫接种,减少该病造成的损失。 ;2.2 牦牛巴士杆菌病
牦牛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牦牛血性败血症,牦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
本病急性经过时呈败血性变化,慢性经过时则表现为皮下组织、关节、各脏器的限局性化脓性炎症。
该病在牦牛产区发病率为2%左右,但致死率90%左右,因此危害很大,是目前牦牛强制免疫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较多,一年以上的壮年耗牛发病较多。青海、甘肃、四川和西藏牦牛产区都有报道,印度也有发病报道。
用环丙沙星、新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啉、丁胺卡那、阿莫西林和四环素治疗,同时配合地塞米松等可以治疗牦牛出败。 ;巴氏杆菌荚膜抗原(K抗原)和菌体抗原(O抗原)原组合在一起,巴氏杆菌可分为16个血清型。虽然目前已经在牦牛产区进行强制免疫,仍常常有该病发生的报道,是否是由于目前流行的巴士杆菌血清型发生了变化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2.3 牦犊牛大肠杆菌病
牦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白痢,是牦犊牛的一种严重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是主要的病原之一。
我国在牧养牦牛的地区均有本病的发生,发病犊牦牛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脱水、虚脱及急性败血症,往往因循环衰竭而死亡。;犊牛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等,同时配合强心补液对症治疗。
西藏农牧学院研制成功的牦牛大肠杆菌苗,经临床验证有很好的免疫预防作用,在流行地区可以进行预防注射。
;牦牛大肠杆菌疫苗;2.4 牦牛布病
牦牛布病是布鲁氏菌感染牦牛所致。牦牛感染后,公牦牛出现起睾丸炎和附睾炎,母牦牛发生流产、早产、死胎等。
牦牛布病在牦牛产区一直存在。;地里夏提,等。新疆巴州耗牛布鲁氏菌病调查及其病原分离和鉴定,新疆畜牧业 2001 年第1 期;黎能金,2008年四川省阿坝州布鲁杆菌病调查结果分析,医学动物防制, 2009年 25( 7):517-518;赵启明等,青海牦牛原种场人畜间布病调查与分析,中国动物检疫 2008年第 28卷第5 期;李万顺,刚察县牦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草叶与畜牧,2009;西藏部分地区牦牛血清布氏检测结果;
;2.4 牦牛粘膜病
牦牛粘膜病是粘膜病病毒(BVDV/MDV)引起的以发热,消化道粘膜糜烂、溃疡、脱落、出血性炎症、腹泻、白细胞下降、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该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确定后,目前在牦牛产区流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青海,四川和甘肃的牦牛都有感染,是目前造成牦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末对甘肃、 青海、 四川三省牦牛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 ,结果总的阳性率为31.9 % ,其中甘肃为29.4 %,青海为28.%,四川为38. 46 %。
研究表明, BVDV 与猪瘟病毒(HCV)在核苷酸序列上约有 66 %的同源性,氨基酸约有85 %的同源性,因此,两者具有很高的交叉免疫性。用猪瘟兔化组织弱毒苗对牦牛进行免疫注射,小牛每头注射3个猪免疫单位,成年牦牛每头注射6个猪免疫单位,可以很好的预防牦牛粘膜病的发生,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2.5 牦牛口蹄疫
口蹄疫(FMD)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为多种动物共患,严重危害家畜的生产力和畜产品质量,给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牦牛口蹄疫是危害牦牛业最为严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