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胡音乐创作中的移植样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二胡音乐创作中的移植样式   二胡音乐创作自刘天华的第一首原创性作品《病中吟》(1915―1918年)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在这近百年的历程中二胡作品大量涌现,从最初的简单的单一部曲式到如今复杂的大型协奏曲,从最初的单一调性到如今的泛调性、无调性序列作品出现,从最初的二胡小品到如今的大型二胡协奏曲甚至与其他乐器双协奏曲出现,从最初的传统作品到如今抽象的二胡音色的运用……,这一切都体现二胡音乐的创作从最初的单一性走向现在的多元性,从最初的萌芽走向了现在逐步成熟的发展历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二胡音乐创作的手法在不断嬗变,但始终贯穿着一种固定的“拿来主义”的创作模式――移植,即将其它乐器的优秀作品按照二胡演奏的规则完整改编为二胡演奏的作品,也就是将其它乐器的作品拿来为二胡所用,如:从古琴曲移植的《阳关三叠》,从板胡曲移植的《红军哥哥回来了》,从小提琴曲移植的《流浪者之歌》,从钢琴曲移植的《黄河》等等。在这些移植的作品中无论是其作品的数量还是作品的质量当首推对小提琴作品的移植,特别是对国外经典小提琴作品的移植。这种对其它器乐作品移植的“拿来主义”现象一直影响着二胡音乐创作的发展。      移植作品的历史概况      二胡音乐原创性作品是始于刘天华的《病中吟》(1915―1918年),此前由于早期的二胡只是戏曲音乐以及地方民间音乐中的伴奏乐器,因而并无二胡独奏曲的历史遗存。20世纪早期,江阴地区的丝竹乐手周少梅先生为了获得二胡演奏的独奏曲,从“江南丝竹”的合奏谱中将二胡分谱单独剥离开来并稍加改编而构成二胡曲,因而形成了早期的二胡移植作品的出现,如:《虞舜熏风曲》《絮花落》《落花西板》《欢乐歌》等等。自后一些二胡演奏家也陆续移植了一些二胡作品,如:沈凤泉根据“江南丝竹”移植的《慢三六》《云庆》,1929年刘天华根据同名粤胡曲移植的《汉宫秋月》,30年代蒋风之根据同名古琴曲移植的《高山流水》《鸥鹭忘饥》,60年代黄海怀根据同名管子曲移植的《江河水》,王震亚根据同名琴歌移植的《阳关三叠》,鲁日融根据合奏曲移植的《秦腔主题随想曲》,张长城根据自己和原野共同创作的同名板胡曲移植的《红军哥哥回来了》,王国潼根据张撷诚的板胡曲《翻身不忘共产党》移植的《翻身歌》等等。70年代一些西方器乐作品也被移植过来,如:美国海菲茨的小提琴曲《霍拉舞曲》、意大利蒙蒂的小提琴曲《查尔达什》、奥地利莫扎特的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等等。80年代以来,除了少量的我国一些器乐作品被移植外,多数都是对国外小提琴名作的移植,并且在演奏技法上都是属于高难度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主要移植作品可以分为我国作品和外国作品两类,其中我国的作品主要有:张式业根据同名唢呐曲移植的《一枝花》,许可根据同名小提琴协奏曲移植的《梁祝》,刘天华①根据同名小提琴曲移植的《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周耀锟根据同名钢琴协奏曲移植的《黄河》,秋江根据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音乐移植的《打虎上山》等等。国外作品主要有:张韶根据同名小提琴曲移植的《流浪者之歌》,刘天华②根据小提琴曲《野蜂飞舞》移植的《冬雪》,严洁敏根据同名小提琴曲移植的《无穷动》,程秀荣根据同名小提琴曲移植的《幽默曲》,于红梅根据同名小提琴曲移植的《帕格尼尼随想曲》NO.5,刘长福根据同名小提琴曲移植的《春天》,于川根据同名小提琴曲移植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卜小妹根据同名小提琴曲移植的《摩西幻想曲》,旅加二胡演奏家高韶青根据同名小提琴曲移植的《“卡门”主题随想曲》,赵寒阳根据同名小提琴曲移植的《G弦上的咏叹调》等等(具体见文后的附表)。      移植作品的历史分期及其特征      二胡移植作品是自20世纪早期就已经开始,一直贯穿一个世纪的二胡音乐创作,并且从附表中可以看出,“拿来主义”的作品都是二胡演奏家移植的,而没有作曲家的参与。从作品的来源可以将整个二胡作品移植的历史以70年代为界限分为两个时期,即70年代以前为第一时期,其后为第二时期(包含70年代)。第一时期的作品完全来自我国民族器乐中的精华作品,而第二阶段的作品则主要来自以小提琴为主的西洋器乐。   1. 第一时期(7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来自对我国民族器乐作品的移植,其中以从乐种“江南丝竹”中移植居多。这些被移植的作品主要来自个性较强的民族器乐,如:对板胡曲的移植、唢呐曲的移植、双管曲的移植、秦腔合奏曲的移植、江南丝竹作品的移植等等。这类作品的移植多数集中在70年代以前,70年代以后相对较少,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鲁日融和赵震宵合作移植的《秦腔主题随想曲》以及黄海怀于1962年根据朱广庆、王石路将东北民间曲牌改编成的同名双管曲移植成二胡曲《江河水》。从这些作品的原作来看,无论是双管曲还是板胡曲,也无论是江南丝竹还是秦腔韵味合奏曲,都是一些个性比较鲜明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