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BLUP方法估计绵羊育种值的试验研究.docVIP

用BLUP方法估计绵羊育种值的试验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BLUP方法估计绵羊育种值的试验研究

用BLUP方法估计绵羊育种值的试验研究程胜利,杨博辉,郭 宪,郞 侠,冯瑞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 摘 要:探求加快肉羊改良遗传进展,缩短世代间隔一直是绵羊数量遗传研究者追求的一个目标。根据BLUP原理,利用甘肃省皇城种羊场2000~2003年共1223只绵羊的周岁重数据资料,对绵羊周岁重性状进行不同模型的比较分析,筛选出估测绵羊周岁重性状育种值的动物模型y=Xb+Za+Wm+Sl+e,并估测出55只种公羊的育种值大小。 关键词:绵羊,BLUP,周岁重,育种值   BLUP(BestLinearUnbiasedPrediction)法是美国数量遗传学家G.R.Henderson于1972年提出的。与其它方法相比,在种畜遗传评定方面,BLUP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估计误差最小,育种估计值更接近于真实值,是一种畜禽遗传评定的优秀方法。它最初应用于奶牛的后裔鉴定,后又逐渐用于肉牛、猪、奶山羊、绒山羊、绵羊、兔等的选育研究。在我国,奶牛和肉牛的BLUP预测已有成熟的技术,在羊的研究方面,以前在绒山羊有过一些探讨,但在绵羊肉用性状研究方面仅有零星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应用BLUP原理来研究绵羊肉用性状周岁重的估测方法,筛选适合西北生境条件的切实可行的绵羊选种方法,估测种羊育种值的大小,从而加快肉羊改良遗传进展,缩短世代间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00—2003年甘肃省皇城种羊场55只种公羊的1223只子女的周岁重鉴定记录。 1.2 方法 1.2.1 固定效应的筛选   应用SPSS11.0中的GLM方法对可能影响绵羊周岁重的出生类型(单羔、双羔)、性别、出生年份和各分场进行方差分析。 1.2.2 混合线性模型设计   根据BLUP方法原理,结合育种群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四种估测周岁重性状可能的线性模型如下: y:各性状观察值向量b:固定效应;a:个体加性遗传效应m:母体加性遗传效应;l:母体永久环境效应e:残差效应向量;X、Z、W、S分别为固定效应、个体加性效应、母体加性遗传效应、母体永久环境效应的结构矩阵。 1.2.3 建立混合模型方程组   根据线性模型理论,混合模型方程组可表示如下: 1.2.4 混合线性模型的筛选   将所有个体按出生早晚分个体号、父亲号、母亲号排列构建系谱文件。再按出生早晚依次排个体号、父亲号、母亲号、固定效应、性状观察值,构建数据文件。应用mtdfremal软件,分别计算上述四种线性模型的方差组分及其比例。 2 结果与分析 2.1 固定效应的方差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绵羊周岁重除了出生类型及出生类型×分场的互作效应影响不显著外(P>0.05),出生年份、分场、性别以及其余互作效应均有显著影响(P<0.05)。 表1 周岁重的GLM方差分析 影响因素 周岁重 Ms df F p 出生年份 937.949 3 32.076 0.000 分场 301.918 2 9.788 0.000 性别 8430.822 1 336.121 0.000 出生类型 75.240 1 3.061 0.081 出生年份×分场 395.038 11 13.968 0.000 出生年份×性别 1764.065 7 79.104 0.000 出生年份×出生类型 469.710 5 21.971 0.000 分场×性别 1785.330 5 72.015 0.000 分场×出生类型 39.678 5 1.617 0.153 性别×出生类型 767.814 3 35.877 0.000 2.2 不同模型的方差组分及其比例   从表2可以看出,在四种模型中,残差方差占表型方差比例最小的为模型(4);而加性遗传方差、母体遗传方差、母体永久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比例最大的均为模型(4)。 表2 不同模型的方差组分及其比例 性状 模型 σp2 σe2 σa2 σm2 σc2 σc2% σm2% σa2% σe2% 周岁重 1 19.76465 18.12416 1.64050 ? ? ? ? 0.08 0.92 2 19.74649 17.34452 1.58867 1.00521 ? ? 0.05 0.08 0.88 3 19.75608 17.35950 1.58992 ? 0.80666 0.04 ? 0.08 0.88 4 19.98053 12.19875 3.02249 2.65320 4.93790 0.25 0.13 0.15 0.61 注:σp2:表型方差;σe2:残差方差;σa2:加性遗传方差;σm2:母体遗传方差;σc2:母体永久环境方差。 3 讨论 3.1 固定效应的筛选 3.1.1 出生年份   出生年份对周岁重性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