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原理)康永久 第三讲 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育的历史发展 康 永 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yongjiuk@ “只有细致地研究过去,我们才能去预想未来,理解现在;因此,教育史为教育理论的研究奠立了最坚实的基础。” 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教育的起源 原始教育 古代教育 现代教育 教育的后现代走向 一、教育的起源 (一)劳动起源论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目的-意识 心理能力 知识经验 协作行动 交流需要 语言媒介 教育意向 教育起源于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的自觉劳动 参见:陈震东《对教育起源的探索》,1959(5).瞿葆奎、沈剑平.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劳动起源论“背后”及“之后” 资产阶级对劳动在教育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避而不谈,是因为这一正确的结论对他们是不利的 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教育产生于劳动,而非剥削阶级的功劳,剥削阶级垄断教育是反动的 劳动起源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领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参见:陈震东《对教育起源的探索》,1959(5).瞿葆奎、沈剑平.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二)需要起源论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之外,还存在着政治的、文化的活动,这些随着完全的人的出现所产生的“社会”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说明教育的起源,那么,我们说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 教育的起源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整个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都还是处在一个发生的时期 毛礼锐.中国原始社会的教育起源与教育性质问题,1961.瞿葆奎、沈剑平.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三)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及观点: [法]勒图尔诺(C. Letourneau,旧译“利托尔诺”,1831-1902):动物的教育(觅食、养育、模仿)、家畜的教育(驯服、时机、交流)、动物的语言(反射动作、后天习得、符号) [英]沛西·能(Percy Nunn, 1870-1944):天生而非获得;无待周密考虑或科学指导;扎根于本能、生物的冲动、本性和力量;“和时间交易,和环境来往”;“乡间教堂和大教堂的差别” 对“生物起源论”的常见反驳 动物只是用自己的身体去适应环境,没有对教育的需要(动物没什么值得传递?身体在教育中不重要?) 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生理需求的自发行为,并不具有意识性和社会性(?) 动物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如猫捕鼠),但这不能被等同于动物之间存在着教育;动物的学习也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完全没有自觉性,不应当和人类的学习混为一谈 动物没有语言(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传递经验?) ,不能制造工具,不具备将“个体”的经验“类”化,并将经验积累起来向下一代传递的能力,停留在第一信号系统的水平上,也不可能使动物一代胜过一代 所谓动物教育的结果无非是适应环境,维持生命并独立生存,而人的教育远远不止于此 基于生物学视角的现代教育观 感觉的引导作用:感觉不是知识的门户,而是行为的引线,实践(而不是感觉)出真知 身体的认识论意义:身体不是需要严加控制的对象,而是必须加以借用的主体,用身体学习 知识的工具性质:知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真正反映,不是用来顶礼膜拜的对象,而是改造对象的工具 情境的约束力:教育教学不是超情境的行动,而是镶嵌于情境之中的行动,总是受到情境的约束,脱离了情境也就损毁了教育的根基 适应性行动的普遍性:行为不是要追求最优,而是追求适应,人自身的满足才是教育的焦点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传说 创世记 女娲造人 伏羲创制八卦、结绳纪事 神农教民劳作、神农尝百草 仓颉造字 (五)矢野智司:世俗外个人的诞生与教育的起源 现代的教育观过于强调了教育的世俗性 真正的教育始于世俗外个人的出现,这些与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的人给我们带来了最震撼的教育 苏格拉底式的世俗外个人的出现与教师之死是教育起源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二、原始教育 (一)原始教育特性管窥 群队性:教育是在“局内人”中进行的 “局外人,不仅是那些在一个自己民族奉行的道德法则限制之外的人,而且是那些被草率否定在人类体系中的任何位置的人。” 生活性:以亲族生活为基础,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旨在适应内外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压力性环境 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养殖、种植、畜牧、制造工具、制陶、建筑、角斗、射箭等; 社会关系和组织方面:家庭、群队、社团、氏族、部落; 精神文化方面:神话、巫术、祭祀、礼仪、习惯、风俗、信仰、禁忌、艺术(尤其是音乐、舞蹈)等 自然分化性:因年龄、性别、亲疏关系、性格特质等方面的差异而在教育方面产生自然分化 (二)原始人的两种教育 实际教育——为获得满足生活的实用必需品所必不可少的训练,以使个人按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题目和答案.doc
- 九省联考【安徽省】2024届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毕业论文参考-基于ANSYS的连杆应力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docx VIP
- 北京市海淀区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初中数学第6章《实数》单元作业设计.pdf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无人机航飞与倾斜摄影测量入门与应用》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 履带吊安拆监理细则.docx
- JC/T 547-2017 陶瓷砖胶粘剂.docx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