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熟语备考复习教程
熟语备考复习教程
什么是熟语?按熟语研究专家马国凡先生的说法,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显然,扩大了词语考查的范围。熟语作为今年高考新增加的内容,它的出现无疑是给我们一线老师一个信号:必须引导中学生进一步走向生活。同时,高考新增内容的出现往往在两三年后会趋向成熟,以至成为一个稳定的题型。所以,在高中各个年级开展熟语的教学与测试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距离高考时间近,熟语备考复习资料缺乏,笔者利用网络资源整理出熟语备考资料汇编,以飨读者。
一、熟语的特点:
1、结构上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不能随易作大的改动,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碰钉子,不能说成是碰螺丝;但是熟语的固定性不如成语,可以加减、改动一些字,如碰了一鼻子灰与扑了一鼻子灰,不管(不问、不分)青红皂白等。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拆开甚至可以改变其原有的顺序。如开夜车,可以说成夜车不能开得太晚,要注意休息。
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们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演出。
二、熟语的分类:
1、谚语
谚语是口头俗语,一般有完整句子。
例如: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2、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3、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2、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如墙上挂狗皮--不象画(话),前部分墙上挂狗皮只是引子,后半部分,谐音双关,点明整个歇后语的含义。歇后语产生语义的基本途径是双关。比如:老虎驾车--谁赶(敢),用谁赶对老虎驾车作字面上的解释,实际上它的真正含义是指某件事情没有人敢去做。
练习:
1、飞蛾扑火--( )。
2、大海里捞针--( )。
3、大路上的电杆--( )。
4、腊月里的萝卜--( )。
5、孔夫子搬家--( )。
6、竹篮打水---( )。
7、和尚打伞---( )。
答案:自取灭亡 无处寻 靠边站 冻(动)了心 尽是书(输) 一场空 无法无天
3、惯用语
惯用语除字面意义外,必须具有深层次的比喻义或引申义。如打预防针,字面指注射防病的药水,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财神爷本意是迷信中让人致富的神,引申为掌管钱财或能给人钱财的人。
其次,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浓厚。如拍马屁寄生虫白开水抓辫子穿小鞋小心眼等,全都具有口语色彩。讽刺和贬义的占绝大部分,如红眼病戴高帽耍嘴皮眼中钉等等;
试比较下面两组词语,体会惯用语生动通俗的口语表达效果:
成语:置若罔闻 阿谀奉承 李代桃僵
惯用语:耳边风 拍马屁 替罪羊、背黑锅
4、格言
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大部分是出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一般不直接考查,主要是通过写作体现出来。
例如:1、知识就是力量。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事实胜于雄辩。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由此可见,熟语比成语更贴切生活,更贴切社会,更贴切实际;因而能进一步扩大中学生使用词语与进行语言实践的范围。《考试说明》的调整更符合生活实际,对中学语文教学能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熟语测试题型趋向
熟语测试题的题目类型以及如何测试都是考生们所关心的,由于2004年有很多省市自主命题,因此2004年考纲变化最大的莫过于考试说明变成了考试大纲,并标明为新课程版。这意味着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今年的命题。因此,估计考查的重点仍然是成语,即使出现成语以外的熟语也应该是广大中学生所熟悉的。据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张阅群老师研究,认为可以在主观表达题中考查考生的熟语运用能力。如1992年三南试卷第22题:
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1)凡遇院是公文,送府用印,孙大夫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2)“豪强”与“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3)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
(4)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看着锅,正是吞食鲸吞的时候。
[参考答案:(1)吹毛求疵(2)沆瀣一气(3)直言不讳(3)贪得无厌]
而笔者认为,熟语有可能结合名言名句来考查,如:
1、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义接近的有《醉翁亭记》中的 (答案:醉翁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子治疗与护理.pptx
- 李清照《声声慢》完整教学课件.ppt VIP
- DL-T5210-202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最新表格.docx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雷达原理》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pdf VIP
- 服装行业智能化产业生态构建策略研究:2025年现状与未来五到十年展望.docx
- SCIP准备和提交教程.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雷达原理与系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列车运行计划及列车运行图PPT教学课件.pptx
- 社会影响力投资手册.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