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讲精选.ppt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讲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讲精选.ppt

第三讲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奋斗与失败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失败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懂得辛亥革命是20 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教学难点:掌握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认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懂得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关于辛亥革命的定义与争议 狭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到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间两个半月的事。这个狭义的用法曾为甚多中西专著所采纳 。 广义:包括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它立竿见影的后果,即包括清末民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全部过程 。 研究动态介绍:关于辛亥革命起点的争论 一般的说法,总认为近代中国最早组织的革命团体,便是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以后,孙中山先生于是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所成立的‘兴中会’,1894年因此也就是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的起点。国民党官书如是说;大陆上的李新教授在其《中华民国史》上亦作如是说。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提出 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民族危机的加深 19C末20C初,帝国主义列强为巩固和扩大在华利益,加强了对华的侵略和扩张;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激烈角逐,导致矛盾逐渐尖锐化,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强,也激发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在中外反动派的压迫下,20C初各地民众的爱国运动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910年3月底,长沙零售米价已由原来的每升30文,涨到每升70文,到4月中旬更涨到80文。 4月11日,担水工黄贵荪的妻子拿80文钱到一米店买一升米,文钱中有几枚已不流通的制钱,米店老板拒收。黄妻离开米店,四处乞讨,傍晚凑足80文钱,来到米店,米价已涨到85文。黄妻被逼无奈,投水老龙潭。黄贵荪闻讯,又带两个孩子投塘自尽。事件迅速传遍全城,群情激愤。由大规模抢米风潮发展到群众自发攻打巡抚衙门,遭到清廷的残酷镇压。 清政府的“新政”改革 1901年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新设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机构; 裁绿营,建新军;颁布商法,鼓励工商;颁布新学制,1906年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1905年日俄战争日胜俄败,被立宪派认为是立宪国对专制国的胜利,立宪呼声高涨。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预备立宪期为9年。 1911年5月成立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责任内阁。内阁 13名大臣中,有满族9人,皇族占7人。被讥为“皇族内阁”。 清末“新政”的实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它没有能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中山的革命历程 孙中山的革命历程 孙中山的革命历程 孙中山的革命历程 分析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革命的发生绝不是某个领导人或某些人“情绪化”和“激进主义”的产物,而是当时历史客观情势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 这个历史条件,就是“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下层民众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当时的客观形势表现为:外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并没有停止,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内部,收回利权、抢米风潮、会党起义、下层民众的抗捐抗税斗争风起云涌,阶级矛盾尖锐,清政府自身又陷入财政困境。新政和预备立宪并没有挽救危机,反而由于改革的滞后和自身的失误,导致普遍不满,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都在加剧。加上“铁路国有”、“皇族内阁”的出台,使许多立宪派人放弃幻想,转向革命。所以当时的形势正如孙中山所说,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也限本上彻底腐朽了”。革命的发生是客观形势使然。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2、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邹容:《革命军》 《开智录》、《国民报》、《游学新编》、《浙江潮》等 章炳麟 (1869--1936) 陈天华及其所著《猛回头》《警世钟》 “须知这瓜分之祸,不但是亡国罢了,一定还要灭种。”“除革去卖国之旧政府,建设救国之新政府外”,再无别的出路。人民当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邹容及其所著的《革命军》 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20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