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蒲剧慢板结构形式的发展与变革.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蒲剧慢板结构形式的发展与变革   蒲剧,又称大戏、乱弹、勾腔、蒲州梆子,因发源于山西运城的蒲州(今属永济)而得名,现流行于山西南部及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河北等地。蒲剧行当齐全,程式严谨,音乐丰富,板式齐备,结构严密,具有腔高板急、慷慨激越的独特风格。蒲剧音乐属板腔体,主要板式包括慢板、二性、紧二性、流水、小流水、间板、撩板、滚白等十余种。丰富的板式使之既有粗犷豪放的一面,也有缠绵委婉的一面。例如慢板就悠扬婉转,细腻流畅,节奏温缓,清雅动听。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逐渐改变,蒲剧音乐和唱腔也随之变化,不断革新,以适应新的审美需求,拓展演出市场。现就以慢板为例,予以论述。      一、蒲剧慢板曲调的基本形式      蒲剧慢板是“一板三眼”,记作4/4拍子。但在实际演唱和伴奏中,梆子采用的是“花打法”,不机械地按照节拍形式的固有方式来敲击,多以紧打慢唱来加强热烈气氛。最早的慢板为八句,称“老八句慢板”,多为传统坐场用的唱腔。在开演前观众入场期间,末流演员简单化妆,坐在前场唱老八句慢板以等候观众。所以,这八句慢板就慢而又慢,内容多概说古史,节奏缓慢,拖腔较多,过门冗长。如“姜子牙坐车辇掐指盘算”一句,前三字的过门就有32拍,一个拖腔至少12拍,最后一句的拖腔竞“哪哈”了二十多拍,最后“那哈那哈”还是无限反复,现已不多用。因此,一般剧中所用慢板以三句为多,可以说基本曲调结构由三个大乐句组成,为了分析方便,把三个大乐句分成上旬、下句、末句,每个大句又分成三句。具体如下:   慢板三大句的尾音,基本上都是半终止的。上句第三句尾音可以落sol、fa、降si、do、mi、la等,下旬和末句尾音都落sol上。上、下句为了达到完全终止的目的,通过过门,最后都归到do上。它转向终止音的手法是非常巧妙的,不管上、下句尾落到什么音上,调式转化时,其过门都要辅助腔调进行变化,从而达到曲调的连贯统一,同时还要回到基本调式全终止音调上去。在展现变化时,曲式的组织方法在过门的衬托补足时,是采取前几个乐节根据唱腔落音而定。过渡到后一小节处,顺利地转到较固定的基本过门而终止;句末的尾音,只要转向二性板,就会落到半终止sol上。既有灵活的可变性,又有统一的概括固定性。   慢板的末句本来是从上句变化发展而来,按照梆子腔音乐上下句的结构情况,它应当是作为上句的一种变化腔调,不能当做独立乐句看。但为了遵照一般习惯,通常这种三大句慢板的用法,多数是从末句(即第三句剧词)腔调上转入二性板,很少有把末句曲这种调作为上、下旬反复中的上句使用,因此这里就把它按照习惯用法,作为一种三大句固定组织结构形式来确定。如果希望多唱几句慢板,则在末句的第三句处不转入二性。   那么,慢板在实际演唱和演奏中有着怎样的特点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   (1)上句和下句的第一句起腔都是以碎拍子散唱开始。传统的习惯是上句在第三小节处,下句在第二小节的中眼处,上板入正规节奏。   (2)由于上、下句的起腔均以碎拍子散唱方式进行,因此在上下句长过门演奏时虽以正规节奏进行,但在过门句尾上也就相应地把节奏松缓下来,用无限延长方式结束,有时往往也用碎拍子结尾。   (3)蒲剧唱腔的总规律是“起眼落板”,开口不起梆子。在各种唱腔中基本曲调不论怎样变化,“起眼落板”是统一的。慢板是中眼起唱,二性板是眼里起唱,流水、小流水、紧二性、撩板等是抬梆子(后半拍)起唱,都是符合这个规律的。   (4)慢板和其他板式比较起来,是字少腔多,旋律性强,速度灵活多变,有丰富多彩的花腔,多用于生、旦行,净、丑行不用。   (5)在蒲剧唱腔中,不论什么行当,或唱什么板式,旋律的落音是有一定规律的:上句落音丰富多彩,根据感情的需要,上句可落在高音do、re、mi、中音re、fa、la、si等7个音上,下句落sol,在个别情况下落do。落高音do、re、mi、中音la等4个音,多表现威武雄壮的感情。落fa、si多表现悲哀凄惨的感情。当绕板或在人物感情上突然转换时,则多落在re、mi、la上。慢板不能自由落板,一般转入二性才能落板。慢板唱腔的落板规律是“眼起板落”,俗称“黑红板”,板为“红”,眼为“黑”,慢板的起板在中眼第三拍上。      二、慢板曲调的其他几种形式      (一)慢板曲调的扩展句   1 在“帽子”上扩展。在帽子上(上句的第一句称帽子)为了表现情绪的抒发,扩展了一个小节,这一小节实际上是重复了前一小节。增加了四拍子,乐句并没有起根本变化。只是作为一种不同自由唱法而列出来。   2 扩展五拍子。据说这是从前的老唱法,这种五拍子的扩展,是把末尾拖长一拍,使得过门音乐推后一拍,占去一个空位,较之尾音拖长两拍,从而使结构严密不拖拉。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