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祖国彻夜而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为祖国彻夜而歌   08年10月,深秋的北京香山迎来了又一个天高气爽、   红叶满山的季节,作曲家孟卫东应邀来到了国家文化部设在这里的一个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的筹备组。这是国家专门为一年后“建国60周年大庆”而准备的一场演出,是共和国建国以来。继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后的又一个伟大的艺术工程。在那次会议上,孟卫东受命担任了这项重大艺术工程的核心创意组成员并出任音乐部主任。这项艺术工程,就是后来被世人广为关注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盛赞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对于一个当代的中国艺术家而言,能够参与《复兴之路》的创作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使命,而在孟卫东的心中,更多了一种源自于内心深处的对祖国的肺腑之情。这位16岁就背起手风琴投身到解放军部队大熔炉里的文艺兵。历经了9年的军旅生涯,9年中,他获得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成熟和长进,更有对自己人格的历练和对生命价值的感悟。那些年。他又演奏、又演戏、又作曲、又编剧,部队基层的宣传队给天资聪慧的孟卫东提供了一个理想起飞的跑道。也为他擎起了一方梦想展翅的天空。每每回忆起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孟卫东总是感慨良多,他说:“当兵的经历对我产生了长远且深刻的影响。这是一种财富,让我懂得珍视,这是一段积累,让我受益良多。”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坚定了自己要为祖国而歌的信念。   1979年,刚刚二十出头的孟卫东从部队复员考入中国铁路文工团,当上了一名手风琴演奏员。专业院团给他的才华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展示舞台,也让他当作曲家的梦想再度复苏。利用一次次演出归来后的休息日,孟卫东开始跟随作曲家施万春教授学习和声,接下来是在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干部进修班上,他又师从张筠青、杨通八、孙云鹰等作曲家,系统学习了作曲、曲式、和声、复调等专业课程。后来,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三年学制的大专班,在徐源、吴士锴、周勤如、王世光等老师的指导下,潜心学习研读了作曲的各门功课。   为了筹备毕业音乐会的演出,孟卫东大胆地为经典话剧《雷雨》(第四幕)作曲、改编成了歌剧,搬上了学院“毕业大戏”的舞台。当忧郁的开场曲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那个充满戏剧矛盾的雷雨之夜,当一个个精彩的唱段展现出剧中人物爱恨交织的内心世界。当潮水般的掌声表达了全体师生对这一份“学生作业”的肯定时,孟卫东看到了一个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戏剧情节”,《雷雨》的原作者、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也亲临现场观看这场演出。散场后,曹禺先生把孟卫东叫到了身边,兴奋地对演出加以肯定,并和他认真地探讨剧情、提出对剧目的修改建议。提起那一次“邂逅”,孟卫东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老一代艺术家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令他感动,也深深地影响到了他在后来几十年从艺道路上对人、对事的态度。   对于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来说,人们对他音乐作品的喜爱与传唱就是一种最高的礼遇和赞美。如今,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华人的地方,你都会在不经意间听到传出的《同一首歌》。这首由孟卫东于1990年为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创作的歌曲,如今早就成为华语乐坛上一段久唱不衰的旋律。而《同一首歌》的歌声所传递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流畅的乐音,平和包容的意境,更有一种博大仁爱的悲悯情怀。它是朋友欢聚把酒畅谈时的真情诉说,它是游子离家后遥望故乡时的一缕温情。它是天下所有善良的人们心灵与心灵交汇的相逢路线图。   如果从《同一首歌》这支单曲引发开来对曲作者“孟卫东”的关注,你会发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旋律都出自这里,如《今夜无眠》、《中国进行曲》、《神州共举杯》、《大风车》等等。细心的人们还经常会在电视剧和电影的字幕上发现孟卫东作曲的作品,比如说电影《血色清晨》里流淌出的凝重睿智,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展现的浪漫抒情,《青春之歌》中所表达的激情壮阔,《杨三姐告状》中显露的畅快淋漓。以及《金婚》中流淌的温情脉脉。尽管孟卫东为这些影视剧创作的音乐风格迥异、形态各不相同,可相同的是,最终这些音乐和插曲都会伴随着影视剧的热播而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媒体追踪谈论的热络话题。   通常情况下,作曲家的名字总会和他创作的优秀作品一起在媒体上传播,然而对于孟卫东来说,他的被使用率最高的一首音乐作品在播出时却从来没有署上他的名字。这首乐曲就是我们每天晚上七点准时收看到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开始曲。自从1988年3月,这首乐曲被确定为《新闻联播》的片头曲后,便在每晚七点准时出现在全国十三亿人们的生活当中。至今没有更换。对于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来说,这段16秒的《新闻联播》的开始曲象征着一天忙碌工作的结束和又一个温馨夜晚的开始。   有人从中找到了清新的格调。有人从中听出了澎湃的激情,有人从中看到了明丽的色彩,也有人从中记住了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可是对于曲作者孟卫东来说,这16秒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