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影视媒介异域传播的彰显与异变
摘要 影视是中国文化在异国传播最直接和最直观的方式之一,在当下我国从经济的“硬实力”建设转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从影视视阈研究中国文化的异域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迪斯尼动画片《木兰》取材于中国《木兰诗》,并对其进行了美国式解读,中国文化因而在异域传播中得以彰显,同时也发生了异变。从《木兰》的个案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在异国被吸收、改造、更新的一段历程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般性规律。
关键词 对外传播 文化彰显 传播方式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又称《木兰辞》,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最初录于南朝陈僧智匠《古今乐录》,长300余字。它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一篇优秀叙事诗,写的是女英雄木兰乔扮男装替父从军,最后光荣还乡的故事。美国迪斯尼以中国花木兰为题材,对中国的《木兰诗》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于1998年推出了其第36部动画片《木兰》(Mulan),2005年初,迪斯尼又推出了续集《木兰2》(Mulan 2)。在迪斯尼的精心设计下,影片《木兰》运用现代技术、声光效果,场面宏大漂亮,对白诙谐幽默,载歌载舞,情景温馨,色彩迷人,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以其清新的风格、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喝彩和赞誉。下文从迪斯尼《木兰》中对中国文化的彰显、异变和影视媒介文化异域传播的异同思考三个方面,分析影视中文化传播的一般方式。
一、迪斯尼《木兰》中对中国文化的彰显
电影改编的原则首先要忠实。为使《花木兰》拍得既有迪斯尼特色,又保留中国风格,迪斯尼公司聘请了中国内地和港台的一大批文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对影片的脚本、情景、造型等进行了反复研究审核,以保持其中国的特点和原著的精神。我们反观迪斯尼动画片《木兰》的改编,无论从总体的思想主题、情节结构,还是具体细节、美术画风、背景配乐等均基本忠实于原著,体现了原著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浓厚的东方特色,从而彰显了中国文化。
迪斯尼动画片《木兰》的故事基本符合中国《木兰诗》中描述的“闺中生活、朝廷征兵、代父从军、女扮男装、征战与立功、胜利回归、天子赏赐、拒受官职、快马返家、恢复女儿身”这些情节,基本上依照原著所叙述的顺序,以时间为线索贯穿所有的事件,通过描写花木兰替父从军,身经百战和荣归故里全过程,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活泼好强、机智勇敢的巾帼英雄形象。在花木兰身上,基本体现出精忠报国、孝顺父母的传统观念,还有建功立业、追求荣誉的崇高品质,汇聚着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而又淳朴的美德,这些正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观念、伦理意识以及中国人民精神的精髓之所在。故事中体现的忠孝思想、爱情故事以及“大团圆”的结局方式,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所惯用的模式。
在影片中,花木兰被塑造成西方人眼中典型的中国美女:鹅蛋脸、樱桃小嘴、苗条身材。在场面处理中,颇具中国诗意,比如木兰相亲失败了,很难过地和父亲在花园里相遇,银幕上忽然出现开满红花的大树,父女俩坐在树下,老父指着树上的一朵花告诉木兰,迟开的那朵花一定会比其它的花更美丽,整体画面美丽动人,那份中国式父女含蓄的亲情也令人感动。还有木兰从军离家时未采用原文本中吻别老父的情节,而改用留下头花悄悄离去。在具体细节上,多处充满了中国元素,例如片头Mulan下面就画着一条传统形象的中国龙:在木兰相亲前,影片展现了当时对于妇女的要求标准为“忠孝、端庄、教养、听话”等,这些均以汉字的形式出现:另外影片中的汉晋的匈奴、唐朝的服饰、宋代的火药、明清的庭园风格以及中国长城、故宫、佛洞、功夫、舞狮、算盘、大熊猫、焰火、锣鼓配音、大红灯笼、春节式的欢庆场面、桂林山水、九寨沟风光、悬挂的大钟、士兵身上的秦兵马俑式铠甲等,尤其是在影片的最后,英语字幕中夹带了“传统”、“勇敢”、“友情”、“自重”、“忠实”、“好运”、“智慧”、“优雅”、“平衡”、“孝道”、“敬重”等在中国文化中颇有分量的一些关键字眼,并以汉字的形式显示出来,让人一眼望去就和中国联系起来。
在影片的美术画风上,与迪斯尼常见动画风格不同,《木兰》充分吸收了中国美术风格,不仅片头以水墨画起笔,许多重峦叠嶂也含有国画的特点,整体色彩显得清新朴实,不似以往迪斯尼影片那样鲜艳夺目。即使是最后庆典的一场戏,也只以深红色为主,含蓄、节制地表现喜庆的场面。匈奴的面部造型酷似京剧脸谱,脸部始终用黑色和深灰色,总体偏暗,面孔线条分割,长着猫眼、鹰钩鼻、猴腮、三角脑袋,显示其本性的邪恶与黑暗,与木兰明亮的眉眼形成鲜明的对比。《木兰》和其它的迪斯尼动画片相比较,整体色彩暗淡,以此衬映东方民族是一个朴素古老的民族。该片风格以及画面上的人物造型和服饰等,都是以唐朝为蓝本加工合成的,兼顾古风而不失现代感,其线条柔和,构画均匀,虚实结合,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