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联集赏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景状物联集赏精选

写景状物联集赏(一) 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郭洙若撰 题新疆天池联   【注释】①万木:极言树木之多。②长毫:长而尖的毛,如羊毫笔。④天池:古称瑶池。座落在5445米的博格达峰北坡,在新疆阜康县境内,风光明媚动人。   【鉴赏】自乌鲁木齐东北行至阜康县,然后沿之工河南上,穿幽谷,涉溪流,越芳林,攀石门,行约90公里,便来到秀丽如画的天池。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当年来到这里,深为美若仙境的天池风光所陶醉,并激发了灵感,挥笔题写了这一幅对联。   上联采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力夸赞天池的雄伟奇丽,称那净澄碧蓝的一池清水宛如浓艳的墨水盛装于砚台底部;下联更是才思敏捷,突发奇想,将附近排排茂盛高大挺直的树木比喻为长而尖的毫毛挺立在笔杆的前端。见过钻天杨的人定感比喻贴切。   打比方是构思创作对联的一种颇有效的方法。郭沫若撰写的这一幅天池联即采用了这种修辞手法。用“天池”喻“墨池”,用“万木”喻“毫笔”,虽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固有某些类似点,一经比拟,便令人感觉出神入化,更加生动、形象,更有意境,收到十分动人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郭沫若题写此联是匠心独运,不愧为文学艺苑中的高手!   二崤虎口夸天险;九折羊肠确地雄。——佚名撰 嘉峪关联   【注释】①二崤:崤山,在河南洛宁县北,西北接陕县界,东接渑池县界,山分东西二崤,山道危险。②虎口:极言险道。③九折:九折坂。在今四川蒙经县西邛崃山,山路险阻回曲,经九次回旋才达山顶,故名。④羊肠:形容山道曲折迂回。⑤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隅,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   【鉴赏】此联要写嘉峪关的险峻,却极写人们所熟知的“二崤山”、“九折坂”的险恶,目的在于比衬,给人以具体形象的感觉,即使未到嘉峪关,甚至也未到过“二崤山”、“九折坂”,通过此联都可一观其风貌。你看:东崤、西崤,犹如两只猛虎,各踞一边,其间又形成虎口状(东、西两崤相距三十五里),可见进崤山、登崤山之难、之险,于是“天险”之感自然从人们心中涌出,班固在《两都赋》中曾云:“左据函谷二崤之险。”虽然险,却又是交通要道,它沟通河南与陕西间的联系,曹操用兵巴汉,也曾借此道。所以人们很自然地把嘉峪关与之比较,身处万里长城西端的嘉峪关,也可谓抵御西方、北方外敌入侵的军事要地,它的“险”与“要”从上联可见一斑。也许“二崤”还不能充分表现嘉峪关所处的地理环境,于是又把四川邛崃著名的“九折坂”借为一用,联作者再以“九折坂”的山道曲折盘旋来进一步展示嘉峪关的山势。所以,从联中可知,只是“二崤”或“九折坂”还不能写尽嘉峪关之“险”之“要”,只有把两处的绝胜处合而为一,才能显示出嘉峪关的不同凡响,而“二”(二虎)“九”(九个回旋)的精确数字已使人不寒而栗了。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徐渭撰 杭州凤凰山楼阁联   【注释】①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道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艺术家。晚年以卖书画过活,曾写过不少佳联巧对,但当道官僚求他一字而不可得,被称为狂人。民间流传有他的许多故事。②凤凰山:位于杭州,地势高峻,临近西湖,上有楼阁。   【鉴赏】读此联只觉意境宏阔,完全是因为作者写出了身临凤凰山,放眼杭州城的特点。凤凰山是杭州的制高点。登高远望,西湖八百里湖山,美如图画,杭城十万家烟火,升拱楼台。西湖天下景,为了形容她的美,苏轼曾把她比作美女西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处,却把西湖比作图画。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当我们赞美大好河山时,常把她比作一幅图画。而当我们欣赏一幅成功的图画时,我们又把它比作真的山水。这里有一个美学问题。前者,我们是惊讶大自然的胜似人工却又天造地设;后者,我们是钦佩画家的描摹逼真,巧夺天工。在这里,西湖的美是那样精致、细腻、柔媚,所以作者把她比作图画,实在是很贴切的。同时,上联用问话的形式,使我们感觉到一种“天问”式的宇宙意识!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作者感到错愕、神秘,由此而发出一个哲人的问话:西湖啊,是何年造物主将你画就?真正是发人深思,引人遐想!   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骅骝添赤兔;   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似千军健卒赴疆场。——佚名撰 黄山九龙瀑联   【注释】①白练:白绢。②八骏骅骝添赤免:骅骝,赤色的骏马;赤兔,骏马名,全身枣红色,相传曹操为招降关羽将吕布骑过的赤兔送给了关羽。这里用九匹红色骏马形容九龙瀑在阳光照射下飞流直下的奔腾气势。③三岭:即黄山莲花、天都、光明顶三峰。④爽籁:爽,清亮,明朗;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⑤九龙瀑:黄山在安徽省南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九龙瀑居黄山三大飞瀑之首,九条飞瀑奔腾,形如九龙,故名“九龙瀑”。   【鉴赏】这是一副专写九龙瀑奇观的对联。上联,作者运用近描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