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_2精选
九年历史(上)
第一学习主题 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阶段的代表: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出现的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①最初的氏族是母系氏族。
﹡②特征:家庭构成—氏族成员组成一个大家庭,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由于群婚,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统以母系计算。
生产生活—那时人们主要用简单石器作为生产工具,以采集植物和捕捉动物为生。
社会地位—妇女从事采集和家务劳动,在氏族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氏族的首领多由女性担任。
(3)父系氏族:
①时间: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后
②原因: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繁重而复杂的劳动主要由男子承担,男子取代了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③特征:
家庭构成—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现,血统以父系计算。
生产和生活—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男子承担繁重复杂的劳动。
社会地位—氏族首领改由男子担任。男子开始处于社会支配地位。
2.氏族制度的瓦解
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
3.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岛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学习主题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上古亚非文明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二、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3. 《汉谟拉比法典》
(1)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2)内容: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序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3)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种姓制度-古代印度
1.地理环境:恒河和印度河流域
2.种姓制度
(1)内容:种姓制度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
*(2)规定:种姓之间等级界限森严,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
第课 ①民主性表现:A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 B最高权利机构是公民大会,各级官职通过选举产生。
缺点:A、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B、奴隶和妇女和外邦人都没有政治权利
影响:对西方近代的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古代罗马罗马共和国(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布匿战争: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对战国家罗马迦太基罗马帝国第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①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②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③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4.影响:大化改新为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或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二、阿拉伯的兴起
1.伊斯兰教的创立
﹡(1)背景或原因:内部分化日益明显,又遭外地长期入侵。
(2)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2)630年,把麦加确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并把麦加城中的克尔白神庙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
3.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之后对外扩张,8世纪中叶,建立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第三学习主题 古代欧洲文明
一、西欧封建制度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2、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