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该文档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个人权益,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 贝化(货) 古代曾以海贝壳充当货币,称贝化(货)。已发现我国充当货币的海贝,大型的有虎斑宝贝[Cypraea Tigris (Linnaeus)]、阿文绶贝[mauritia arabica (Linnaeus)];小型的有货币[moneraria moneta (Linnaeus)]、拟枣贝[Erronea errones (Linnaeus)]等,以货币最常见。河南安阳殷虚常有伶鼬榧螺(Oliva mustelina lamarck)与海贝同墓出土。 贝化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夏、商、周三代的重要物品货币。以朋为计量单位。小贝十枚为一朋。 布钱 又名铲币,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币的一种。形状取象于钱、(铲状农具), 依形制分为空首布钱和平首布钱两大类:空首布钱有銎(空首)、保持农具铲的形状,基本上是春秋时期周王室及晋、卫、郑、宋等国的铸币;平首布钱子已演变成为象征铲状的薄铜片,基本上是战国时期周王室及韩、赵、魏、宋等国的铸币。此外,燕国的某些城邑、楚国的北部边境、秦国占领下的布钱地区,都先后铸行不同形状的平首布线。 1974年,河南省扶沟县固城乡出土一批银铸空首型布钱,说明我国古代的银铸币可上溯到春秋期。 旆布、连布 旆布、连布都是楚国北境的地区铸币。旆布的正式和称应为“旆钱”,旆或释为殊。钱呈长条形,平道平肩,下垂燕尾状两足。正面模铸“旆钱当釿”,即当一釿大钱;背文“十货”,标明旆布一枚值蚁鼻钱十枚。旆布通长9.8、最宽3.5厘米,重34.5-37克。 连布形如两枚小布一正一倒,四足相连。面文“四钱”,背文“当釿”,即四枚小布或两枚连布当旆布一枚。通长8.最宽约2厘米,重7.5克左右。楚地方布。 齐建帮 法化、齐法化 铸文作“齐建邦 (亦释“造邦”)法化”的,是田齐的开国纪念币,在齐刀中最稀罕。通长18.2-18.8、宽2.8-2.9厘米,重42.3-47克。 铸文作“齐法化”的,是齐刀中最多的一种,是田齐威、宣时期用来统一币制的。 这两种刀化的共同特征是面文没有“之”字,弧部外缘隆起而不断,其余与早期齐刀相同。 错刀与契刀 王莽居摄二年(7年),下令更造错刀、契刀(“契”字本作“栔”)、大泉(即大泉五十),与原来的五铢钱共四品同时并行。错刀、契刀,上部环如大钱,下接身形如刀,青铜铸。错刀以黄金错环部“一刀”二字,刀身模铸阳文“平五千”三字,平五千即值五千(钱)。契刀环部铸“栔刀”,刀身铸“五百”,即值五百。大泉值五十。错刀、契刀实测通长7.3厘米;错刀重20余克至40余克不等,契刀重约16.4克。 元代银元宝 至元十三年(1276年)丞相伯颜攻灭南宋后,在扬州将掠获银子销铸作锭,称“扬州元宝”。元朝廷亦铸银元宝。1957年江苏句容赤山湖边出土元银锭2件,束腰状,面文有“平准,至元十四年,银伍拾两”等字,背铸“元宝”二字。长14.5、厚3厘米,重分别为1895.94、1897.19克。 交子与钱引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兑换纸币。北宋真宗时(998~1022年)四川用铁钱,流通不便,遂以楮纸作券,名为“交子”。每交一缗,三年更新称一“界”,每界发行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以铁钱三十六万缗为储备。出自由发行,后由富商十六家主持。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设立益州交子务,改由政府发行。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改交子为“钱引”,面额分一贯,五百文两种。南宋时两淮曾使用“淮交”。 宋元通宝钱 宋代的开国钱币。《宋史·食货志》:“太祖初铸钱,文曰‘宋通元宝’。”《续资治通鉴》系于建隆元年(960年)十二月。钱文亦直读为“宋元通宝”。书体仿八分。阔郭,背多有星、月纹,广穿者少见。径2.6厘米,重3.4克。系铁范铜钱。又有铁钱。 宋代钱品种繁多,但铸造较精。 麟与金西汉武帝时的黄金币。麟是指麒麟,也有骏马名之说;而“趾” 即蹄字。二者乃铸金为麟足形,马蹄形之谓。据《汉书.食货志》,武帝下诏铸造这两种金币,是出于协应祥瑞。前者作圆饼状,后者为椭圆、底凹、中空的马蹄状。1961年山西太原太堡西汉墓出土5件饼状金,上刻有“令止”(即麟趾)字样,径5-6.4厘米,重215-250克。1974年河南扶沟古城乡出土的金,重约276克。 中统元宝交钞、至元通行宝钞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印造“中统元宝交钞”,有一十、二十、三十、五十、一百、二百、五百、一贯、二贯共九等。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又造“至元通行宝钞”,自五文至二贯文凡十一等。1965年陕西咸阳发现的元朝中有中统钞2件,其一长26.4、宽18.2厘米,面额“壹贯文省”,另一长24.4、宽16.9厘米,面额“伍百文”;至元钞1件,长27.5、宽19.6厘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