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五优秀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五优秀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 习作5 话说端午节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流行地区和民间习俗。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并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3.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端午节的资料,把想要向大家介绍的端午节的知识,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4.能在整合材料进行习作练习时,有自己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筛选、归纳、并整理资料,并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写下来。  难点:培养学生有效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设计 1. 习作指导前,教给学生收集素材的方法,并对收集的内容进行指导。提前一周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关于端午节的资料,积累习作的素材。 2.做好资料收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习作需要对资料进行取舍、重组以及补充。 3. 习作后,在自主修改、师生共同修改的基础上,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把资料优化整合,把自己想表达的清楚的表达出来。同时渗透修改方法,让学生明白修改自己的习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把修改习作落实到实处。 4. 以黑板报的形式,展示学生习作,注重推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写作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上网查询或询问他人等办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教师应及时询问了解他们收集的情况,并进行相关指导,填写端午节日集锦卡。 2.教师准备好一篇“下水文”,以便师生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怎样筛选自己熟悉或需要的资料,怎样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趣味互动,感受节日的喜悦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开心”题,想请大家猜一猜老师描述的诗句写的是哪个节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2.学生交流汇报:重阳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 3.同学们真是博学多才,一听诗句便能迅速猜出节日来。在这么多的节日中,你最想过什么节?简要说明理由。 4.再过一段时间,就到端午节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好吗?(板书:端午节) (二)班内交流,增加积累 1.课前资料搜集了吗?你是从哪儿搜集的?(相机推荐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经过一周的搜集,相信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肯定很丰富。现在就让我们在小组内把资料共同分享一下,看看谁搜集的资料最多、最生动! 2.开展“端午节知多少”竞赛  提出比赛要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材料内容和搜集途径、方法介绍清楚。 (三)阅读资料,学习例文  1.有位名叫胡瑞芝的同学找来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大声地来读一读,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投影出示:胡瑞芝同学收集的关于端午节的资料。  2.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3.指名读自己感兴趣的片段。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呢?  指名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端午节以及它的来历、风俗。 5.同学们找来了这么多端午节的资料,能不能根据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相机阅读课后习作指导,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6.出示例文,感知写法。 端午节习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画门符,悬艾蒿,饮雄黄酒,还有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端午节这天,人们将画着“五毒”(指的是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早上,人们就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插在门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驱虫辟邪,以保安康。端午节这天早饭前,人们要先饮一杯雄黄酒,然后用粘米红枣包成粽子,饮雄黄酒能杀害虫、避百邪。  有的地方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什么地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王”字,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而赛龙舟、吃粽子才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2200多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后,人们划着船从四面八方来抢救屈原。他们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以免鱼虾吃屈原的尸身。这就是民间关于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历的传说。   怎样,中国人过端午节,有趣吗? (阅读、分析、评价范文。) 分析范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