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

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 材料一: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臣乔治·马戛尔尼等一行92人来到中国。英国使团的使命是“交使通商”,乾隆帝却以为是来向他进贡祝寿的,旨称英使为“贡使”、礼品为“贡品”,并在其车船上插着“英国特使进贡”的旗子。……在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的万寿庆典上,英使会见乾隆帝的礼仪成为双方反复争论的焦点:清朝要求马戛尔尼行三跪九叩礼——“一到殿廷齐膝地,天威能使万心降。”下跪表示英国的“归降”;而马戛尔尼只同意行单膝跪礼。 最终马戛尔尼代表英国还提出了七项要求,即:多口通商,可到宁波、珠山、天津、广东地方交易;在北京设立英国商行;在珠山附近给一小岛;拨给邻近广州的一块地方;英国货物自广东到澳门免收税或少收税;英船照其他地方税率交税;允许英国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 乾隆帝认为:像英国这种“蛮邦”只配向我天朝大国朝贡,单膝跪礼和通商要求都不合天朝体制,断不可行。于是乾隆向英王发出回书,对英王的上述要求,逐条批驳,断然拒绝。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王第二次派遣以罗尔·阿美士德为正使的访华使团,再次向中国提出通商的要求。嘉庆帝以“蕞尔小国”,前来“输诚”,而“勉从其请”。这次还是因为英使拒绝向嘉庆皇帝行三跪九叩礼,而被降旨:“该贡使等即日返回,该国王表文亦不必呈览,其贡物一一发还。” 英国使臣被驱逐出境。 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同时由于海关官僚的腐败,使得除税率之外还产生大量不可预估的费用,英国对此大为不满。 林则徐指出: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9世纪英国史学家托马斯·阿诺德说:“鸦片贸易是如此邪恶以致它是最大的民族罪孽。” 1821年和1833年的中英贸易情况比较 年份 中国商品出口总额 (千万元) 英国商品出口总额 (千万元) 鸦片走私总额 (千万元) 1821 约1.4 约1.37 约0.2 1833 约1.78 约1.0 约1.2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交出凶手,义律却自己轻判了事。 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开进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虽然依据中国法律英国人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存放鸦片。 1840年1月5日,林则徐根据道光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1月8日英国“窝拉疑”号舰长宣布,自1月15日起,封锁广州口岸与珠江口。1月16日,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演说,谓正密切注意英人在华利益及国家尊严。 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 4月,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 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广东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维基百科》 材料二:18世纪,中国和英国已经开始贸易。中国的茶叶被英国商人带到英国各地,而英国的商品只能在中国一个地方交易,英国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英国白银流向中国。造成这种状况,英国人认为是中国的贸易制度不合理所致。 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制度至少有三点让洋人觉得不合理:(一)通商口岸太少。一方面,清廷基于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不愿意对外贸易有太大发展,但又不能完全禁绝。另一方面,清廷也考虑到需防范人民与洋人勾结起来造反,以免共同组成类似于明朝的倭寇。(二)公行制度不合理。为了防止洋人与本地人接触所可能引起的纠纷,清廷采用间接贸易的手段来控制中国人和洋人接触。间接贸易的办法是,清廷在广州指定经营外贸的洋行,成立公行组织,垄断对外贸易的权利,洋人只能与公行交易,甚至与官府联系也要经过公行。(三)税务制度不可靠。清廷所规定的海关税原来只有百分之四,但经手的行商和官员却巧立名目进行勒索,正税之外的税目竟达60多种。平时,海关官吏经常借故扣留船只,等外商行贿之后才放行。这样一来,连同正税在内,外商大概要交纳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二十才能顺利交易。——《中外重大历史事件》 问题一,你认为鸦片战争表面的原因是什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鸦片战争是否需要各自检讨?检讨什么?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