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九世纪我国报刊评论的产生及其发展精选
十九世纪我国报刊评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赵晓兰
【内容提要】 十九世纪上半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近代报刊将报刊评论引入中国。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自己的报刊评论诞生,并出现了报刊评论文体——新文体。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报刊评论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得到很大发展,为二十世纪报刊评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十九世纪/报刊评论/新文体
我国报刊评论的历史是由外国传教士首先揭开的。十九世纪上半叶,随着外报在中国的创办成功,西方报刊评论的形式与内容被引入中国。在外报的直接刺激和影响下,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国人自办的近代化报刊问世,中国人自己的报刊评论随之诞生,并出现了适合报刊评论的文字体裁——新文体。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在维新运动的强劲推动下,报刊评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评论的数量、规模还是深度,都有很大的发展,新文体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分几个阶段,就十九世纪我国报刊评论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
一、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的报刊评论
中国古代报纸从未出现过报刊评论,中国的封建政治体制使报刊评论缺少赖以生存的土壤。报刊评论是伴随着十九世纪外报在中国的创办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
1815年8月,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外国传教士用中文出版的第一个定期报刊。它虽然创办于中国境外,却是我国近代化报刊的肇始。这个最早的中文报刊已经出现了评论,但它的内容多为宗教说教,未见有对政治时事的评说,与现实生活也无多大联系,因此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报刊评论。1833年德国籍传教士郭实猎在广州创办了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它是创建于中国境内的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首页即为言论专栏,这一栏目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中外贸易、中国人不应称外国人为“蛮夷”。例如,癸巳年(1833年)八月号刊登的《论》,对于中国人将外国人称为“蛮夷”的问题进行了评论:“夫蛮狄羌夷之名等,指残虐性情之民。……夫远客知礼行义,何可称之夷人,比较之与禽兽,待之如外夷?呜呼,远其错乎,何其谬论者欤!凡待人必须和颜悦色,不得暴怒骄奢。怀柔远客,是贵国民人之规矩。是以莫若称之远客,或西洋西方或外国的人,或以各国之名,一毫也不差。”①某些评论还对朝政发表意见,例如,丁酉年(1837年)四月、五月、六月号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奏为鸦片》为题,刊载了许乃济、朱嶟、许球三位中国官员有关鸦片问题的奏折,每篇奏折之后编者都发表了评论。因此,《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可视为最早刊登评论的中文报刊。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突破清廷的种种限制,获得在中国境内公开传教和办报的特权,一些外国商人出于赢利目的也开始在中国办报,从而使得外报数量迅速增加。报刊评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遐迩贯珍》、《六合丛谈》、《香港船头货价纸》、《教会新报》、《上海新报》、《申报》等,都有不少报刊评论。创刊于1857年的《香港船头货价纸》,对于殖民地当局,对于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态度,对于中国国内问题都发表过评论。例如对于中国的贪官污吏与腐败,该报第二四四号评论道:“兹因中华官宪俱是卖官鬻爵,专贪贿赂,是以上为下仿,无一忠直为国为民之官。现官吏如此滥税,故商民多有裹足不前,坐视贫困,生意为之停止,货物不能通行。”②对于中国人因吸食鸦片导致白银外流、国库空虚,该报第二二二号评论道:“凡国富则强,国穷则弱,此定然之理也。若中国每年要费用鸦片银如此之多,穷弱之势定矣。”③
这样,外报将评论引入了中国,给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中国吹来了一股自由之风。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剥夺了人民论政的权利,来华的外国人突破了封建专制对新闻出版的禁锢,冲破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言不论政”的樊篱,结束了中文报刊不载评论的历史,打破了中国报坛沉闷的空气,开创了报刊评论的新气象。尽管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还没有国人自办的近代化报刊,报刊评论只存在于外报中,但外报的评论给封建统治下的中国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首先受到震动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中国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一直有清议传统,臧否人物,议论时弊,“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每个儒生都有直言反对坏政府的道义责任。“这一传统不因王朝的更迭而改变,无数人因此不惜殉身。明辨是非,敢言直谏,体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身上的风骨”④。“汉朝的太学生,明朝的‘东林党’皆是显证。尤其到清末民初,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⑤。清末,中国社会积贫积弱,备受外强欺凌,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到处寻找救国良方,恰逢其时,外报上评论的形式与内容引起中国知识分子极大的关注,他们通过两种方式熟悉了报刊评论。
第一,直接为外报撰写评论稿件。当时特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究 .pdf
- 《My family photo》(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国开电大《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专)》形考1-3及综合答案.pdf VIP
- ISO 10009-2024 质量管理——质量工具及其应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4-07).docx VIP
- 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7 大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pdf
- 美国国父——华盛顿课件.ppt
- 渔父文化内涵.doc VIP
- 2025年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93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腰椎穿刺术教师赛教案.docx
- 产后大出血的抢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