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懿 战国书法艺术探研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晓懿 战国书法艺术探研精选

战国书法艺术探研 □ 吴晓懿 摘要:近年出土的战国文字书契形式多样,除了铸于铜器,刻于玉石,抑于陶埴之外,还有书于简帛的书法资料非常丰富。本论文从用笔技巧、字形结构、字体演变等方面切入,试图系统地阐述战国书法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竹简 铭刻 字体 二十世纪以来,战国时期的文物不断被发现,为研究战国书法艺术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实物材料,成为继殷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书法研究之后,又一个崭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战国书法上溯春秋古籀,下逮秦嬴的小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艺术现象。 战国时期诸子学说盛行和士文化的兴起,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原来的“王官之学”,改变由贵族和官吏掌握文字,垄断文化和控制学术的局面,促使士人传抄典籍蔚然成风。面对数目如此惊人的竹简木牍,可以想象当时应有一支庞大的书法群体从事书写活动而且异常活跃。战国文字为古文字演进最为剧烈的阶段,同字异形的情况十分普遍,涌现大量的俗体字,流行的字体众多,所包涵的书法艺术形态多样多样,艺术风格林林总总。 一、战国书法的用笔技巧 近年战国秦、楚简牍的大量出土及公布,譬如《睡虎地秦简》、《曾侯乙墓简》、《郭店楚简》、《上海博物藏战国楚竹书》(简称《上博简》)、《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书》(简称《清华简》)等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墨迹材料,弥补了先秦书法史上墨书匮乏的遗憾。对战国书法笔法的探析,是进入书法艺术本体研究的第一道门槛。目前除了运用传统的笔法理论进行研究以外,还借助现代的图象学和笔迹学原理来阐释用笔的力度与速度等问题。 迄今楚地出土的竹简材料最多,书手的抄写水平不一,不同时期的书风迥异。从楚简的墨迹上看,由于当时社会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书写量的不断增大,原来复杂笔画构成的汉字进行简化处理势在必行,简单便捷的书写必然成为追求的目标。在这过程中楚系各简的用笔差异较大,出现许多笔法技巧的尝试,反映出毛笔运动的丰富性,又为深入研究当时抄写者个体化用笔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曾侯乙墓简》摆脱早期楚简笔画匀称而形体修长的特点,或饰笔添画,或任意简化,追求字体形态大不一,错落有致,生动自然,表现得十分自由而率意,有墨书“蝌蚪文”的装饰意趣。通篇观之,笔道富于变化而不失犀利,弯笔为弧线富有弹性,出现掠笔、波挑、不同姿态的点画,结体奇诡流丽带有浓厚的楚文化气象。用笔时讲求起笔重落而收笔轻提,往往出现“钉头鼠尾”的特征,这种书写风格还直接影响到楚国铜器的铭刻。 《上博簡》一共收录一千二百多枚战国楚竹书,并非出自于同一个抄写者,而是由一个书法群体共同完成的。其中有些篇章由于手写文字草率急就的特性导致墨色的浓淡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如《性情论》、《相邦之道》和《季子见孔子》等。用笔曾出现类似后世行书撇、挑的笔法和书写急速、呼应粘连的笔势,轻快的运笔以圆转为主,略带方折和连笔,偶见有用圆点代替横画的装饰现象。《上博簡》中大量俗体字流行,字形扁平且渐趋简略,波势挑法已见端倪,成为后世隶书的雏形。 2008年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珍贵战国竹简,竹简总数为二千五百余枚。根据简文字的特征,推断清简的年代在战国中晚期之际,即公元前300年上下。《清华简》的笔画自左至右向上倾斜,用笔的特色是起笔粗圆,收笔锐利,有重笔之处裹锋逆入,流畅自由的笔法之中不泛有草意的写法。 《睡虎地秦简》是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被挖掘出土的,其内容主秦的法律文书占书。 二、战国书法的字形特点 《说文》:“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字形的不稳定和地域书写风格的多样性是战国书法艺术的一大特点。春秋时期的文字已经脱胎于西周金文,到了战国时期已走上自由式的发展道路。七国的文字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异体字”,偏旁位置的不固定和形体的讹变,是导致战国书法的艺术形态纷繁迥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战国时期由于标准的金文字形到已经解体,大量的文书、律令、档案、典籍需要书写,又加上书写者的书写水平和书写风格差别十分大,曾出现传抄古籍文献字体杂乱的局面。战国文字资料所见笔画的简化、繁化、分合和偏旁的省略、同化、异化等导致字形讹误的情况十分明显。“氶”与“丞”在战国文字中时有讹混现象。三晋官名的“丞”作氶,秦系文字的“丞”字底部则多一横画,表示佐辅之义,如秦封泥所见的官名“都厩丞”、“章厩丞”、“御府丞”等。齐国官玺的“内”,与其它系字形略有不同之处是在中间加上一横笔,或添一圆点作、、等形。 楚的“府”字,常把形符“广”形体结构相似“宀”三晋六国文字的“市”字,均加形符“土”,可能与“市有垣”有关。秦官名的“市”作,结构与小篆相同。战国早期楚简与玺印的“私”字均作“厶”,“厶”应是“私”的初文。《说文》:“厶,奸衺笔画起止,以尖锋来书写 战国青铜器上流行铭刻一种装饰性字体“鸟虫书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