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
“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专项
2018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
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以及国务院《能源
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
新规划》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核安
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
部署,现提出2018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与已有核能项目相互衔接,瞄准国
际发展前沿,围绕核安全科学技术、先进创新核能技术两个
方向,开展核能内在规律与机理研究,突破“瓶颈”与关键
技术,开展前瞻性研究,从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
究到典型应用示范全链条布局,推动我国核能技术水平的持
续提高和创新,促进向核能强国的跨越。
本专项重点按照核安全科学技术、先进创新核能技术 2
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9 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
周期为5 年(2018—2022 年)。
1. 核安全科学技术
1.1 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行为与现象研究(基础研究
类)
研究内容:开展严重事故下熔融物行为机理的实验研究
与数值分析,揭示非均匀熔融物流动、传热、固相再融化动
力学与熔池动态形成机理,建立熔融物物性参数数据库,建
- 1 -
立相应的理论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
考核指标:实验熔融物材料至少包括二氧化铀、锆合金
等材料组分,获取熔融物物性参数,建立熔融物物性参数数
据库。
1.2 放射性废物减容与减害技术研究(应用示范类)
研究内容:针对在役核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中低放废
液、有机废物和固体废物,研究高效减容减害处理新技术;
研发放射性废液减排新材料、有机废物和固体废物处理先进
装置;研究新工艺全流程优化技术及系统集成;开展相应的
性能试验,研制工程样机。
考核指标:放射性废液处理能力不小于 50L/h ,废树脂
处理能力不小于 50kg/h ,放射性固废减容处理能力不小于
500t/a ,废液处理后放射性活度浓度(除氚外)小于10Bq/L;
放射性废树脂减容比 10 倍以上;固态放射性废物综合减容
比20 倍以上;实现上述放射性废物减容与减害新技术的工
程示范应用。
1.3 风险指引的安全裕度特性分析技术研究(基础研究
类)
研究内容:发展核电站核风险裕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核电站核风险裕度的概念,建立以核风险裕度为表征的
核电站的核安全模型,研究核电站的核风险裕度特性与计算
分析方法;研究用于核风险裕度模型的动态概率风险分析
(DPRA )、系统动态分析程序,研究动态可靠性与事故进程
- 2 -
相耦合的核风险裕度评价模型及计算方法;探索以核风险裕
度为指标的核电站设计、分析与运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考核指标:建立核电站核风险裕度模型;完成核电站 2
个典型始发事故核风险裕度评价模型及计算方法;建立核电
站核风裕度评价的程序与标准,提出以核风险裕度为指针的
核电站设计、分析、运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2. 先进创新核能技术
2.1 核燃料元件性能先进分析模型与方法研究(基础研
究类)
研究内容:研究核燃料棒束弯曲和冷壁效应对临界热流
密度的影响;研究自主锆合金包壳辐照后的高温蠕变和疲劳
特性,以及芯块与包壳相互作用;改进和完善燃料棒束子通
道分析模型和方法,建立燃料性能高精度分析模型。
考核指标:棒弯曲和冷壁效应影响下临界热流密度的计
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差在15%以内;包壳行为模型计算结果
与实验数据相差在10% 以内;温度场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
果平均偏差不超过2 ℃。
2.2 超高温气冷堆理论设计及关键设备研究(共性关键
技术类)
研究内容:研究固有安全、出口温度 950 ℃的超高温气
冷堆的堆芯设计关键技术;开展超高温中间换热器技术研
究,研制满足兆瓦级工程样机热态性能测试实验技术及平
台,研制工程样机并进行热态验证考核。
- 3 -
考核指标:堆芯出口温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