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原市高三期中试题定稿精选
太原市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段测评
历 史 试 卷
(考试时间:上午7∶30——9∶30)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6页答题栏内。
1. 周朝时的“酒礼”,每一次献酒,宾主之间都有许多礼节,要相互拜一百次之后,一杯酒才能下肚。下列对周礼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繁文缛节,社会落后 B.强调等级森严,贵贱有序
C.意在规范行为,礼治天下 D.说明思想教条,效率低下
2.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反映出当时
A.郡县都设置在边疆地区 B.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
C.郡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 D.分封制开始受到冲击
3.《资治通鉴》载:唐朝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阁奏事,必须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诸司皆于正牙奏事。御史弹百官,服豸冠,对仗读弹文。故大臣不得专君,而小臣不得为谗匿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机构
A.对权形成了制约 B.能够C.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 D. 《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古代中国都城经历了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的变迁。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唐朝以后都城
A. 更加注重地理位置的险要 B.与经济重心保持一致
D.不再定都于黄河流域
9.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B.实行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发挥市场作用保持物价平稳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10.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密集
C.专供皇家的官窑瓷器质量精美 D.许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
11.清末以来各地商店的门前往往有下面这幅对联:“经营不让陶朱(注:春秋时期大商人)富,货殖何妨子贡贤。”这说明当时社会
A.崇尚“富而好礼” B.提倡“耕读传家”
C.鄙视“货殖功利” D.摒弃“重农抑商”
12.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该典故应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材料说明 A. 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宗教职能的变革B. 宗教取代科学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C. 新教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具D. 西方人始终无法完全摆脱宗教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75分。
3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国时代的监察制度是秦朝创立的。监察制度与行政司法制度、军事制度一样,是支撑皇权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三者恰好构成了皇权之下的结构制衡。
在西汉初年,丞相总理朝政,往往也行使监察权,可以随意地弹纠百官。汉承秦制,同样中央由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统领御史台,负责监察。而地方上则将天下郡国分为13部州,分设刺史监察地方。……与庞大的行政机构相比,监察机关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