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精选

*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126.com *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126.com *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126.com 第3课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课程标准: 本课重点: 本课难点: 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孝文帝改革对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这两尊佛像在风格上、服饰上、甚至形状上等有明显的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生活方式汉族化 牧马(魏晋墓壁砖画) 牵羊的少数民族(魏晋墓壁砖画) 耕牛图(魏晋墓葬壁画) 扬场图(魏晋墓葬壁画) 生产方式农耕化 一、经济方面; 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敦煌莫高窟中北魏绣品“佛说法图”残片,画面上绣有坐佛、立佛、男女供养人、多样的散花等,全图绣法娴熟,线条流畅。 北魏时期的动物纹锦 北魏·鎏金镶嵌高足铜杯 手工业技术的提高 大市 小市 四通市 北魏都城洛阳 材料: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孝文帝时铸造的铜钱——太和五铢 北魏商业和贸易繁荣;鲜卑族逐渐汉化。 改革促进北魏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拜占庭金币 波斯银币 一、经济方面; 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许多荒地得到重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 人口增多;经济作物种植得到发展; 畜牧业也得到发展; 请同学们结合上面的图片,阅读课文40至41页相关内容,归纳、概括经济复苏和繁荣的表现。 1.农业方面 生产工具的改进; 特别重视耕作技术的功效; 重视兴修水利; 2.手工业方面: 丝织业发展尤其显著; 制瓷业有很大发展,如青瓷与南方差别很大; 3、商业方面 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 洛阳市场众多,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重新铸造铜钱,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 合作讨论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对北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1.推动了鲜卑族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 2.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增加了国家收入,巩固了封建统治 二、政治方面 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探究问题2:鲜卑政权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封建化? 封建化是指处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各方面。 鲜卑政权的封建化主要指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 探究问题1:什么是封建化? 尊儒崇经,兴办太学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要求臣民按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如模仿汉族官制,修订律令等 探究问题3:推动封建化的关健因素是什么? 均田制的推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魏体楷书 鲜卑人乐俑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说明汉族文化在少数民族中得到重视,促进了北方文化的发展 材料二说明在汉族礼乐制度的影响下,鲜卑族社会制度开始封建化 三、民族方面 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交流 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各民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后进民族接受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文化思想制度,原来各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民族特征趋向统一,形成自然同化。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 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社会转型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民族融合的途径有: 友好往来、民族迁徙、自身改革、和亲等 北魏鲜卑族人着装画像 各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 汉人胡食画像砖 北魏人出行图 少数民族的胡床成为汉族所喜爱的家具 1、鲜卑族的汉化 2、鲜卑文化融入汉族文化 思考:民族交流与融合加强的表现有哪些? (1)鲜卑人成为农民,由游牧走向定居,完成了封建化过程; (2)鲜卑贵族转化为封建地主,有的兼营工商业; (3)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1)汉族学习到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